亞太日報綜合 牧之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政府內部連續表態,表示德國不會跟隨美國對華爲公司的5G技術引入德國設置任何禁令。u=334144338,2353483906&fm=26&gp=0.jpg默克爾的表態也讓德國在整個歐洲和西方社會顯得獨樹一幟,就在不久前,英國政府明確表示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將華爲徹底剝離出英倫三島的5G建設供應商名錄
亞太日報編譯 暮又在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訪臺”僅1個月後,美國國務院三把手、副國務卿克拉奇便打着“經濟與商業對話”的幌子在9月17日到訪臺灣,創下美國“訪臺”官員最高級別記錄。對於美國的挑釁行爲,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18日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將從當日開始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之後不久,18架解放軍軍機陸續出現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同時也是聯合國成立75週年。1945年10月,由150個國家的代表審議並通過的《聯合國憲章》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走過了四分之三個世紀的聯合國見證了冷戰的開始與結束,也目睹了世界秩序由兩級走向多級。聯合國最初由英、美、蘇、中四大國倡導併發起,旨在以國際合作的方式維持戰後的世界和平與安全。成立聯
新華社華沙9月6日電(記者陳序張章)波蘭奧斯威辛-比克瑙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安傑伊·卡措瑞克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爲了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對猶太人大屠殺及二戰歷史的反思和教育永遠不應停止
亞太日報編譯 如一美國選民可能會繼續在這場數十年來競爭最激烈、且充滿喧囂和憤怒的美國總統競選中迷失方向,但在大選之前的最後幾周,美國選民的抉擇決定的不僅僅是自己國家的未來。最重要的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美國外交政策未來將何去何從也全都系在選票上。這一抉擇將決定世界經濟的未來和全球化的進程。更直接的是,對於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
亞太日報特約評論員Zamir Ahmed Awan編譯:道格日前,印度國防部一名發言人突然宣佈,鑑於當前的疫情及其給演習帶來的困難,印度決定今年不向在俄羅斯舉行的“高加索-2020”多國軍演派出參演部隊。代號爲“高加索—2020”的多國軍演將於9月15日至27日在俄羅斯南部的阿斯特拉罕地區舉行。預計將有來自約20個國家的總計約1.3萬
亞太日報綜合 重北8月19日,美國新聞網站Salon稱美國在特朗普的領導下越來越像一個發展中國家,並細數出特朗普的“五宗罪”。1.實施減稅政策讓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失控特朗普上任之後成功實施了自1986年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減稅法案,在可預見的時間內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數萬億美元的赤字,給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帶來失控局面。事實上,如果美國是一個
“中美同意繼續推動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的消息成爲海內外關注的焦點。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表文章稱,“這次通話來得正是時候。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關係日益緊張之際,這是罕見的合作信號。”在當前中美關係面臨巨大挑戰之際,
亞太日報綜合 牧之美國《商業內幕》雜誌近日進行的調查顯示,全球生育率正在持續性下降,越來越多的婦女選擇放棄生育。根據調查研究,這或許會讓部分生育率極低的國家減少約一半的人口。6af8fbe7b1f398a6b30619f8e95e6180.jpg儘管這一論調看起來足夠令人瞠目結舌,但是包括牛津大學教授莎拉·哈珀在內的一些學者卻認爲這只
週二晚,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碼頭髮生巨大爆炸,造成至少1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黎巴嫩總理哈桑•迪亞布週二晚些時候透露,爆炸的源頭是一個存放了2750噸硝酸銨多年的倉庫。目前,緊急救援人員還在努力從廢墟中尋找倖存者。總理迪亞布呼籲成立調查委員會,在48小時內調查爆炸起因,確認事故責任,並聲稱將不眠不休進行調查,直到揪出責任人並施以最嚴厲懲
亞太日報編譯 如一美國一直以來以“人權衛士”自居,然而其國內的性別歧視問題卻長久以來未得到解決,嚴重阻礙了女性人權的實現和保障。近日,據美媒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宣佈,將允許參加爲期數日的州律師資格考試的女性在赴考期間攜帶自己的衛生用品。此前因擔心攜帶衛生用品存在作弊的可能性,相關部門規定與考試無關用品一律不準攜帶,這一現行政策被人指控
亞太日報綜合 牧之自今年五月以來,中印雙方在喜馬拉雅山邊境一線頻繁發生對峙,近期的一輪衝突甚至造成了雙方士兵的人員傷亡。據最新的消息表明,兩國軍隊已經在邊境地區實現了“完全脫離接觸”。b6191810eab4363e456f24a3acd8867e655ac899.jpg不過與此同時,印度海軍和空軍卻在熱點區域頻繁展示肌肉。據悉印度海
亞太日報綜合 艾仁據雅虎新聞報道,近日,世界各地的醫學專業人士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自己身穿“比基尼”的照片,以反對一項聲稱發“比基尼”自拍照的女醫生“不專業”的研究。比基尼.jpeg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血管外科學雜誌》上,由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主持。該研究認爲,患者對於醫院、醫生或醫療機構的選擇,部分取決於醫生公開的社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