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阻撓螞蟻IPO?“反華急先鋒”終究是鬧劇一場

亞太日報

text

螞蟻集團A+ H上市只差臨門一腳,美國“反華急先鋒”又眼紅了!

先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的一紙聲明,鼓動特朗普政府“認真考慮推遲螞蟻集團IPO的選項”。其後,又有匿名消息源稱,美國國務院已遞交一份提案,要求特朗普政府將螞蟻集團列入貿易黑名單。兩篇報道都出自路透社,消息源無疑都指向了美國的“知情人士”。

針對“制裁”傳聞,螞蟻早有表態,“螞蟻集團並未聽說所謂討論。螞蟻集團的業務主要在中國並且對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前景感到振奮。”而報道中一直“被鼓動”、”被要求”的美國政府,沒有任何表態。

很顯然,所謂制裁並不代表美國政府的觀點,只不過是一小撮強硬派政客釋放的“煙霧彈”,在大選前博取政治資本。至於這小撮政客的“陽謀”能否得逞,又會不會影響到螞蟻上市?我覺得不會!

少數政客小動作被無情打臉

對於盧比奧的背景,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這位“反華急先鋒”在2010年當選佛州聯邦參議員,登上全美政治舞臺,次年便提出禁止美國政府機構採購中國公司的設備。他還大罵華爲是“專利流氓”,寫信特朗普,呼籲對TikTok進行調查,被《華盛頓郵報》視爲“最聒噪的中國批評者之一”。

不過,如何限制螞蟻上市進程,盧比奧沒有明確的說法。早前,美國的彭博社評論員發表文章道破玄機:在美國國內政治角力中,強硬派政客已經用光了所有可信的外部威脅說辭,現在將矛頭指向螞蟻集團和騰訊在北美的支付業務,這一舉動無異於“狂犬吠月”。這兩家公司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威脅的說法十分可笑。

路透社的報道稱,對華強硬派正尋求發出一個信息,以阻止美國投資者參與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發行(IPO)。一個理由是,螞蟻集團可能會讓中國政府獲得屬於美國公民的敏感銀行數據。

6bf697ef89dd803d24cc83550edayyf2.png

少數美國政客的小動作再度遭到無情打臉。美國知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Martin Chorzempa表示,把螞蟻加入管制清單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想法。要注意的是,美方缺乏真正的國家安全理由來使這一行動具有合法性。

他認爲,螞蟻並沒有拓展美國用戶,因此所謂“美國人的敏感數據”的藉口是虛假的。在美國,主要是中國的遊客在使用支付寶。“這些威脅對螞蟻的影響都是象徵性的,並不會影響螞蟻的IPO和全球化”。

《經濟學人》記者 Simon Rabinovitch也在社交媒體上說,美方一些政客對螞蟻的威脅,本質上是“欲加之罪”。如果美國把螞蟻集團列入黑名單,就相當於警察在犯罪行爲發生前推測,然後去阻止“還沒有發生的”罪行。

螞蟻IPO是否會受影響?

可見,少數美國政客的小動作,只不過是缺乏法律依據之外的“煙霧彈”,想在大選前博取更多的政治資本。螞蟻集團的IPO會不會受到影響?當然不會!至於原因,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看。

首先,在最直接的層面,螞蟻集團IPO是在中國港股和A股科創板同步進行,要不是在你們納斯達克、紐交所,你美國政客有什麼攪合的資格呢?從螞蟻上市這件事本身來說,也完全是板上釘釘子的事。

下載.jpg

螞蟻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獨角獸,在國內上市,能夠帶動A股增添科技成色,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全球競爭力。美國股市最近幾年上漲的底盤,就是擁有蘋果、微軟、谷歌、臉書這樣的科技公司。爲迎接螞蟻這樣的互聯網科技巨頭,A股已敞開懷抱,之前螞蟻集團僅用了25天就完成科創板過會。

其次,退一萬步來講,如果螞蟻被列入貿易黑名單,各方面的間接影響也是微弱的。

在業務角度上,螞蟻和華爲的情況不一樣,業務基本都在中國,也沒有軟件和硬件上可以被針對的軟肋。根據螞蟻集團披露的招股文件,最近3年,從境外獲得的營業收入一直沒有超過5%。同時,螞蟻的數據庫、雲、支付這些核心技術,全部都是自主研發的。

這5%中,來自美國的還是冰山一角。在上海紐約大學專家約翰遜看來,螞蟻集團在美國的存在“微不足道”。如果美國實施禁令,反而會傷害到在中國依賴該應用的美國公司。

從上市角度看,這小撮美國政客即使干擾到美國資本,也會有更多的全球資本取而代之。根據報道,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CPPIB)等全球頂級主權財富基金,都明確表示希望參與螞蟻集團A股戰略配售的意願。

再說了,螞蟻集團的全球化政策原本就是從發展中國家起步,海外核心業務主要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等國家,並通過輸出技術能力和資本建設本地化“支付寶”,成功找到了海外健康發展的道路,美國再叫囂又如何?其業務佈局早已對美國製裁產生了免疫力。

螞蟻IPO正駛向目的地,這一小撮美國政客,不會有讓螞蟻減速的“剎車片”。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