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辦公室消息,2020年9月14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德國駐華大使葛策、歐盟駐華大使鬱白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下稱“協定”)。該協定談判於2011年啓動,共歷時8年。2019年底,中歐雙方宣佈結束談判。
據悉,該《協定》包括十四條和七個附錄,主要規定了地理標誌保護規則和地理標誌互認清單等內容。協定納入雙方共550個地理標誌(各275個),涉及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
第一批100個知名地理標誌將立即生效
我國地理標誌產品豐富。根據協定,安溪鐵觀音、五常大米、四川泡菜等我國第一批100個知名地理標誌將在協定生效後立即獲得歐盟的保護,有效阻止仿冒等侵權行爲的發生。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該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清單中,還包括郫縣豆瓣、安吉白茶、保山小粒咖啡和安丘大姜等。
據悉,第二批175個地理標誌將於協定生效後四年內獲得保護。根據協定,我國相關地理標誌產品有權使用歐盟的官方標誌。
同時,《協定》爲雙方地理標誌提供高水平的保護,可爲歐盟優質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消除後顧之憂,有利於消費者獲得更多優質歐洲特色產品,滿足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近年來,中歐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中歐簽署地理標誌協定,相互承諾提供高水平保護,將有利於促進雙邊地理標誌產品貿易,充分體現中歐雙方堅持開展自由和開放貿易、支持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體制的承諾。在當前形勢下,協定的簽署必將爲中歐經貿合作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中國是歐盟農產品第三大目的地
據悉,此協定在歐盟保護100箇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的同時,也在中國保護100個歐洲地理標誌產品(GI),防止地標遭篡改和模仿。
歐盟農業與農村發展委員雅•沃伊切霍夫斯基表示:“我很自豪看到這項協定距離生效更近一步,這反映了我們與中國等全球貿易伙伴緊密合作的承諾。”
“歐洲地理標誌產品以其高質量和多樣性而聞名。”他說,在歐盟和全球範圍內保護地標,確保地標的真實性,保護地標聲譽,至關重要。該協定將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將加強中歐貿易關係,使雙方農業食品部門和消費者受益。
根據歐盟方面數據,中國市場對歐洲食品和飲料具備高增長潛力。2019年,中國是歐盟農產品出口第三大目的地,貿易額達145億歐元。中國也是歐盟出口地理標誌產品的第二大目的地,總價值佔比9%,包括葡萄酒、農產品和烈性酒等。此外,得益於該《協定》,歐洲消費者也將能夠發現中國的特色產品。
歐盟在華受保護的地理標誌清單則包括標誌性地理標誌產品,例如卡瓦酒、香檳、菲達奶酪、愛爾蘭威士忌、慕尼黑啤酒、烏佐茴香酒、波蘭伏特加、波特酒、帕爾瑪火腿和蒙切哥乳酪。
接下來,該《協定》簽署並獲得歐洲議會同意後,歐洲理事會將正式通過該《協定》。該《協定》預計將於2021年初生效。
歐盟數據顯示,歐盟已將3300多個歐盟名稱註冊爲地理標誌,歐盟質量政策旨在保護特定產品的名稱,以促進其與地理起源和傳統專業知識相關的獨特特徵。而得益於與中國達成的類似雙邊協定,約有1250個非歐盟地理標誌也在歐盟受到保護。
按價值計算,歐盟地理標誌市場約爲748億歐元,佔歐盟食品和飲料總量的6.8%,出口額達169億歐元,佔歐盟食品和飲料總出口的15.4%。
中歐合作始於2006年,並且在2012年保護了雙方的10個地理標誌名稱。最初的協議是當前合作的基礎。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