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醫大強姦殺人案:大數據追兇 28年欠“債”終還清

APD NEWS

text

“知道爲什麼抓你嗎?”

“我作孽了。”

“作了什麼孽?”

“強姦殺人了。”

“在哪裏?”

“在南醫大。”

聽到這裏,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王海榮鬆了鬆手中的槍。

今年2月23日零時左右,“嫌疑人DNA與犯罪現場提取的DNA一致”的消息一出,一場推遲了28年的抓捕行動在夜色裏展開。王海榮一夜沒有睡覺,在23日的早上8點,他帶隊衝入犯罪嫌疑人麻某鋼家中將其抓獲。至此,發生在28年前的南京醫學院(現南京醫科大學)強姦殺人案告破。

案發

兇手酒後閒逛兩次進入教室

林某的生命永遠地停在了22歲,一個下着雨的春天晚上。

1992年3月24日,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學生林某的屍體在學校一處窨井內被發現,經警方調查,林某是被人用鈍器打傷頭部,遭遇強姦後頭朝下被按入窨井死亡。

在同學口中,林某在校成績很好,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經常自習到深夜。1992年3月20日晚上,去上自習的林某沒有再出現。學校聯繫了林某無錫家中的父母,確認林某沒有回家。一番尋找後,3月24日,在學校一棟教學樓牆邊的窨井內,林某的屍體被找到,在幾米開外的另一處窨井內,民警發現了林某的書包等物品。

“當天下午5點,我趕到案發現場,情況很嚴重,那個場面我一直沒忘。”72歲的俞先海說。他已經退休12年,之前是南京市公安局一名法醫,南京醫科大學是俞先海的母校,這些年每次回到學校他都會被追問這個案子的進展,“我都無言以對,這成了我的一塊心病。”

案發後,俞先海與同事提取了案發現場的生物檢材。雖然侷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案件沒有第一時間破獲,但也正是這些提取規範、保存妥善的生物檢材,成爲了28年後案子可以一擊即破併成爲鐵案的關鍵。

當時,大家並不知道,作案的麻某鋼就住在南醫大校門斜對面不到500米的居民區裏。據麻某鋼交代,因爲距離近,他經常在南醫大校園裏散步。案發的3月20日晚上,他在家裏喝了點酒,大約10點多鐘,天有些下雨,麻某鋼穿着雨靴,去南醫大校園裏閒逛,看到了正在教學樓一層一間教室裏獨自自習的林某。

那段時間,麻某鋼和朋友聊天時談到“在大學裏找個女朋友很有面子”的話題,他很感興趣。在看到林某後,麻某鋼走進去先是和林某搭訕,言語調戲了幾句。“我說帶她出去玩玩,她不同意,說是要叫校衛。”麻某鋼在審訊時交代。

被拒絕後,麻某鋼走出教室。在附近撿了一根自來水管,重新回到教室。這次,他不顧林某反抗,用自來水管擊打林某頭部,把已經喪失反抗能力的林某拉到教學樓外一個角落實施了強姦,期間幾次擊打林某頭部。

之後,麻某鋼將林某按進窨井裏,又將她的隨身物品全部扔在不遠處另外一個窨井中。

此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校衛人員開始巡邏。在事發教學樓一側的洗手間內,校衛遇到了形跡可疑的麻某鋼,剛盤問了兩句,麻某鋼突然往外跑,翻牆跨出了校園。

1992年案發後,因爲是在大學校園發生的惡性案件,影響非常大。南京市公安局十分重視,調集了大量民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調查。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政委宋敏在刑警支隊工作了36年。他介紹,當時,公安部、省廳多位專家來到現場協助勘查。同時,根據唯一見到犯罪嫌疑人的兩名校衛隊員的描述,南京警方前後組織民警、美術院校教授,還請了公安系統模擬畫像專家繪出了嫌犯的模擬畫像。

在調查沒有進展的情況下,警方開始動員羣衆,向社會公佈案情、嫌疑人特徵以及模擬畫像,在當時的條件下重金懸賞1萬元徵集線索。“我們在各大報紙上發公告,在馬路上張貼告示,但都沒有獲得有效線索。”

追兇

警方進行上萬份DNA數據比對

“90年代技術水平有限,只能檢測出犯罪嫌疑人血型。”宋敏說:“後來,公安部有了DNA實驗室,我們每次排查到可疑人員,就採樣後連夜去北京到公安部送檢,直到1998年南京市局建立了DNA實驗室,我們逐漸開始自己檢測。”

“近些年,DNA大數據庫逐漸完善,我們比對了上萬份數據,還是沒有結果。”宋敏說:“壓力很大,一代又一代的民警,都在說這個事情,是我們欠的債,必須要還。”

案發後,林某的父母每年3月20日左右都會從無錫趕到南京,前往學校案發地祭奠林某,再去南京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詢問進展,每次公安局都會安排人接待林某的父母,向他們介紹調查進展情況。

來詢問的人從林某的父母,逐漸變成了林某母親一人。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了案件破獲後林某母親寫給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感謝信,信裏寫着:“得知消息後,折磨我28年壓在我心中的一塊沉重大石頭落地,但心中仍舊不能平靜,因爲她的爸爸、奶奶,沒有等到這一天。”

原來,林某從小和奶奶一起長大,與奶奶非常親近。林某死後家人一開始瞞着奶奶,但時間久了還是被奶奶知道,老人很快病倒,並於1997年離世。林某的爸爸在林某被害後,抑鬱成疾確診癌症,於1999年去世。

轉折

發現與嫌疑人相似生物檢材數據

“我在分局時的‘債’,在市局還了。”現任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黨委副書記、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刑科所)所長黃偉說,該案的突破性轉折點就發生在刑科所實驗室裏。

案發第二年,黃偉調往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警大隊成爲一名刑警。鼓樓區就是南醫大強姦殺人案發案所在區,黃偉後來出任鼓樓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當時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案子的責任人。”林某的母親來南京詢問辦案進展的時候,黃偉接待過幾次。“她母親就一個訴求,希望我們儘快破案。”

2018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再次成立該案偵破工作領導小組,抽調民警成立工作專班,固定人員、固定場地、集中辦公,還召集了過去歷屆專案組的老同志重新回顧梳理當年偵查情況。專案組將該案所有檔案、資料共121卷重新調集,分工閱卷、逐一梳理,期間前往安徽、浙江、江西、山東、四川等10多個省份調查。

突破性的轉折點出現在2020年2月19日下午。當時,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刑科所DNA室主任馮燕又一次把嫌犯的DNA信息輸入數據庫進行比對。近年來,在公安部部署下,全國公安系統DNA數據庫不斷升級、數據不斷完善,每隔一段時間,馮燕就會把命案積案的數據輸入數據庫進行比對,“看看有沒有新數據入庫,能不能比對上。”

突然,馮燕看到,電腦上顯示出一組數據與犯罪嫌疑人的生物檢材數據極爲相似,二人或爲近親。

“當時非常激動,這意味着我們距離犯罪嫌疑人非常近了。”馮燕說:“我雖然1994年才入警,但從入警開始,每年開會領導都會反覆強調這個案子,說是我們欠的債,我知道這個案子的破獲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

冷靜了一下,馮燕給自己的直接領導黃偉打了電話。正在南京市江北新區分局開會的黃偉聽到後立刻出發趕回刑科所。“他會都不開了,讓我們大家都不要走,等他回來。”馮燕說。

抓捕

“28年的工作終於有了結果”

從馮燕初步比中嫌犯線索的2月19日16時,到2月23日早上8點麻某鋼被抓獲,對於南京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來說,是驚心動魄的88個小時。

2月19日晚,專案組成員連夜開展覈查工作,圍繞DNA比中的線索,結合年齡、籍貫等信息進行排查,篩查出符合條件的人員。

2月22日中午,相關生物樣本送到了刑警支隊刑科所DNA室警務技術一級主管王旻東的案頭。正值禮拜六,一接到樣本,王旻東就在實驗室開始逐一檢測比對。23日零點左右,一條比對結果彈出,王旻東深吸一口氣,比對信息顯示,麻某鋼DNA與犯罪現場提取的DNA一致。

王旻東很激動,但隨即冷靜下來。凌晨時分,1500平方米的實驗室,只有他一個人,王旻東在座位上坐了一會兒,又站起來在空曠的實驗室走了幾步。

“我必須冷靜,這個不能出錯,我知道這個案子有多重要,這麼多年這麼多人爲了這個案子做了這麼多工作,我一個電話彙報出去,影響會非常大。”他重新坐回電腦前,重新梳理了一遍流程和數據,幾經確認無誤後,他拿起了電話:“比中了,就是他。”

2月23日,一場推遲了28年的抓捕行動展開。早上8點,警察敲開麻某鋼家的門,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王海榮握着槍帶隊衝進去,將正躺在牀上睡覺的麻某鋼抓獲。

“28年的工作,終於有了結果。”王海榮說。

兇手

“我再也沒敢去過南醫大”

在審訊中,麻某鋼說,自己一直覺得會有這麼一天,但也一直心懷僥倖,“現在這樣,算是解脫了。”

麻某鋼初中沒畢業就沒有再上學了。他回憶說,小時候父親長期不在家,對自己管得比較少,但因爲父親作風強硬,如果發現麻某鋼做了什麼錯事,也會體罰。“捱打了我就跑出去,過幾天再回家。”

刑警支隊辦案指導大隊中隊長索皓參與了對麻某鋼的審訊。麻某鋼說,剛作案的那幾年,他每天在家裏不怎麼出門,當時他在南京一家汽車修理廠上班,也不怎麼去上班,怕被人發現,更不敢看新聞,聽周圍人說到過這個案子,知道影響挺大的,警察的調查力度也很大。

麻某鋼後來在一家國企工作,是車隊司機,一直到被警方抓獲。麻某鋼說,他很少與人衝突,“不敢衝突,怕被警察找上門。”

近幾年,公安部大力部署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命案積案被攻破的報道越來越多。麻某鋼說,自己每次看到這類的新聞都直接跳過,不多看一眼,看電視的時候就馬上換臺。

“我再也沒去過南醫大,28年,再也沒敢去過。”麻某鋼說。

10月14日,南京市中級法院依法對麻某鋼故意殺人、強姦案做出一審判決,認定麻某鋼犯故意殺人罪、強姦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本版文/本報記者 高語陽 統籌/劉曉雪

發佈

今年以來全國偵破20年以上積案2476起

12月9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的主要情況。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通報,由於受當年偵查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多年以來全國仍有一部分命案積案沒有偵破,其中案發10年以上的案件超過95%。“這每一起案件的背後,都是受害人親屬難以釋懷的創傷,也留下了幾代刑偵人深深的遺憾。”

今年年初,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機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最大限度偵破一批命案積案。

截至12月8日,公安機關共破獲命案積案5281起。其中,共偵破20年以上的積案2476起,佔46.8%,10年至20年的積案2269起,佔42.9%,案發時間最長達42年。

同時,公安機關破獲一大批久偵未破的大案要案,包括江蘇南京“1992.3.24”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福建三明“1995.7.6”殺害“全國文物安全衛士”、博物館副館長廖國華案、遼寧瀋陽“2003.4.30”持槍搶劫殺人案、浙江寧波“2001.3.28”搶劫殺害出租車司機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

此外,各地公安機關共抓獲命案在逃人員4601名,其中潛逃20年以上的1779名,潛逃10年至20年的2203名,潛逃時間最長達38年。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公安機關將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充分應用到偵查破案中,實現了傳統技術的新應用和現代科技的再拓展。攻堅行動中運用新技術手段破獲的案件達到全部破案數的70%,充分帶動促進了新技術手段的建設應用,有力提升了公安機關的整體打擊能力。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