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V形”影響。她同時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這些措施非常得當。
格奧爾基耶娃在華盛頓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稱,新型病毒的傳播速度使得它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十分明顯。因此,中國採取隔離等嚴苛措施在IMF看來是非常合適的。
“我們認爲最有可能出現的模型是(對經濟)產生V型影響,意味着經濟活動可能會出現明顯降低,然後出現快速有效的反彈。”格奧爾基耶娃表示。
格奧爾基耶娃稱,IMF正對新冠病毒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進行全面評估,但新數據尚未統計完畢,IMF將在一週到十天左右,基於經濟運行情況得出更有參考性的判斷。
此前當地時間1月30日,IMF發言人格里·賴斯(Gerry Rice)表示,疫情恰逢中國春節假期,這本是消費旺季,疫情的出現給出行、消費等領域造成一定影響,給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
但賴斯認爲,疫情對中國經濟的一些不利影響只是暫時的。此外,在判斷新型冠狀病毒將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時,瑞銀等各大投行也形成了較爲一致的判斷:短期衝擊。
在此前2月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同樣表示,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是暫時的。疫情緩解以後,中國經濟將會迅速企穩,並且前期推遲的消費和投資會有釋放,中國的經濟會出現補償性的恢復。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從經濟手段來看,中國人民銀行爲市場注入流動性、相應下調利率、對受疫情影響地區的銀行採取鼓勵措施等是非常積極的措施,不僅支持了商業活動,也爲百姓生活提供保障。
格奧爾基耶娃特別提到,如果把現在的情況與非典時期對比,其影響大有不同。當時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體量的8%,如今佔比達到了19%。鑑於中國的經濟體量和重要性,IMF隨時準備好提供可能的幫助。
今年1月20日,IMF在瑞士達沃斯發佈的最新季度《世界經濟展望》將中國2020年增長預期從5.8%上調0.2個百分點,至6.0%。與此同時,最新預測對全球經濟增速有所下調,預計全球2020和2021年經濟分別增長3.3%和3.4%。
格奧爾基耶娃進一步強調,中國正在非常迅速地採取一套組合政策來提高疫區的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中國也在國際聯合應對病毒方面做出了強有力的努力。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