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21》,主旋律現實中的浪漫表達

亞太日報

text

作者 | 六一

編輯 | 語境

亞熱帶向來多雨,毫無預兆的雨淅淅瀝瀝地綿綿不絕,地上的積水在夜晚上海城的燈光下形成了一個平行世界。

建黨的故事在多雨的時節上演了。

電影《1921》中的雨天,是李大釗和學生們殷切地等待陳獨秀出獄的那天;是長沙文化書社伴着磅砣大雨激烈討論的那天;是李達和妻子王會悟推着載着《新青年》雜誌的板車搬家的那天,是兩人推開閣樓的窗,在朦朦朧朧的細雨中相互依偎的那天;是楊開慧在碼頭依依不捨送別毛澤東的那天;是嘉興南湖細雨濛濛中,一葉小舟上正在誕生偉大政黨的那天。

雨停了,王會悟收起紙傘,望向船艙里豪情壯志的青年人們正在積極地討論着黨的未來,形勢如同雨過天晴的天空一般漸漸明朗起來。

“這是最後的鬥爭

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那雄納爾就一定要實現。”

《1921》:現實與浪漫同行

這是電影《1921》的最後一幕。《1921》由黃建新、鄭大聖聯合執導,匯聚了衆多明星演員,它聚焦1921年建黨前後的故事,展示當時的熱血青年在國內外風雲變幻下,前仆後繼的努力與勇氣。

《1921》在敘事歷史時,並未採取平鋪直敘的表達。

早期的共產黨小組在各地成立,五湖四海的代表在上海聚合;工人運動正在上海如火如荼地發展着;國際代表遠渡重洋,提防着法租界當局的跟蹤與監視,與中國代表祕密會面;日本間諜獨自來華,一邊收集情報,一邊預謀殺害在華日本共產黨員。這種多線性敘事的邏輯展示了導演及主創團隊希望展現時代全貌的野心。

在主線情節之外,主創團隊增添了不少浪漫的細節和隱喻,讓影片現實性與藝術性同行。

首先,影片中用大量的筆墨刻畫李達(影片主角,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和妻子王會悟從新婚到共同籌辦黨的一大期間,兩人之間的心照不宣、相濡以沫的關係。影片中對他們關係描述並非止步於簡單的丈夫與妻子身份的交代,而是細緻地挖掘了兩者情感中種種浪漫而又美好的細節。

尤其是兩人在陽臺上淚眼相望,合唱《國際歌》的場景,既表現了兩人彼此感同深受的情感,也展現了革命性的一面,他們既是偉大的革命先烈,也是普通的夫妻,這種真實而又溫暖的伏筆,讓整個影片都呈現出浪漫主義氣質。

此外,影片對革命友情的描繪也十分出彩,既有老同志的革命友誼,又有年少學生之間的互相欣賞。

影片開頭,陳獨秀入獄,他和李大釗在監獄的鐵窗兩邊,二人在一來一回的激烈問答中,展示了兩人希望“建立一個真正政黨”的共同志向。

劉昊然飾演的劉仁靜(北京代表,19歲),劉家禕飾演的王盡美(濟南代表,22歲)和王俊凱飾演的鄧恩銘(山東代表,20歲)扇着蒲扇在草蓆上談論自己的革命熱情和抱負時,少年的熱血和美好被展現得淋淋盡致。

最令人動容的莫過於來自五湖四海、年紀差距較大的代表們,圍着天井,在各自房間的窗前聽彼此的訴說,年紀最大的何叔衡談着讀書人要直起腰桿做人的感悟,鏡頭掃過每一個人的面孔,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早已留下眼淚。

導演黃建新曾說,這一場景,正是在和飾演何叔衡的演員張頌文的聊天中得到的靈感。

主創的巧思遠不止在情節和情感的描述上。

《1921》中以黑白的搖晃鏡頭展示人們在腐朽的政權統治下的被迫逃難,這是緊張不安的逃跑;而當鏡頭轉向當時的年輕人,他們的奔跑則是充滿朝氣的,是奔向自由和未來的。

筆尖、印刷機、報紙在影片中被作爲知識分子的象徵,既展示了當時知識分子通過文章來宣傳思想的現實,也表現了知識分子“文人治國”理想和抱負。

影片中的一個細節深刻地體現了這一點,李達跑去印刷廠,希望可以將“百姓”一詞換做“人民”,因爲“人民纔是主人”,正是這“人民當家做主”的思想才爲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星星之火”。

五年前,黃建新和主創團隊接手《1921》這個項目開始,就反覆自問:有建黨90週年時的《建黨偉業》珠玉在前,作爲百年獻禮片的《1921》到底該怎麼拍?

《建黨偉業》是一部編年史的歷史片,涵蓋十年中的歷史重要節點以及無數關鍵人物,黃建新在接受娛刺兒的訪談時說,重複十年前的題材沒有意義。這次拍《1921》,就想把時間聚焦在1921年,把它變成線性的故事電影,有情節、有人物、有反轉。

當年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是28歲,如果去掉年紀較大的董必武、何叔衡,平均年齡還要再小几歲。

這讓黃建新有點難以置信,他形容自己拍攝影片,就是穿過一百年的時間,觸摸那個時代年輕人滾燙的心。

在他看來,《1921》是2021年的《1921》,“不是用1921年的心態去拍,而是用當今的心態去拍”。

通過當下的心態去100年前的歷史中尋根,導演爲《1921》賦予了與現實同行的浪漫。

主旋律作品,是時代的主旋律

今年是建黨100週年,也是主旋律影視作品蓬勃發展的一年。

在電視劇方面,《覺醒年代》《山海情》《叛逆者》等劇集備受好評,被越來越多年輕人所接納;在電影方面,包括《1921》《革命者》等主旋律作品,都成爲觀衆在上映前期待的影片,討論熱度持高不下。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教授毛尖總結,我國的主旋律影視在建國早期,以革命戰爭片、反特公安片爲主,這是由於當時意識形態任務所致,接着是樣板電影,到了八九十年代強力塑造國家本質和人民主體的關乎國家記憶的大事記電影出現,例如1989年《開國大典》。

到了新世紀主旋律表達被電視劇強力接棒,與此同時,在冷戰和諜戰劇全球復興背景下,《暗算》《潛伏》等劇集備受觀衆歡迎,甚至在當下也成爲了人們心中的無法超越的“神仙”劇集。

在電影市場上,著名導演在雄厚的資本投資下,將主旋律與個人故事相結合,2007年的《集結號》、2009年的《風聲》、2009年的《葉問》、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都創造了令人驚歎的電影成績。

而這些影視改變了主旋律多由國家/政府投資的情況,它們更多是來自民營公司在市場預期下的商業行爲。

《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以中國歷史重大事件爲主題的電影的橫空出世,則開拓了偶像明星加盟,助燃國家敘事的新路線,在熱鬧的影音表達和數百位明星的走馬燈式的表演中,打造一幕幕“視覺盛宴”,以更爲平易近人的方式傳達教科書上的歷史。

《1921》延續了這種模式,主要演員仍採用觀衆認可的“戲骨”,在羣像式的劇情中大量選用年輕明星。在導演的指導下,這些年輕的流量明星並未暴露出過多演技短板,同時正因爲年紀相仿,反而更能展現年輕的革命先輩們的青春與朝氣。

生命過程是變化的,因此黃建新在拍攝《1921》時,一定要看到生命在青年階段的這張臉。

除了王仁君飾演的毛澤東、劉昊然飾演的劉仁靜、王俊凱飾演的鄧恩銘、王源飾演的鄧小平等年輕革命者角色,還有很多年輕羣演。黃建新在五四運動這場戲中,用更加年輕大學生替代了打工的成年人。“他們的眼神是不一樣的,鏡頭推向他們眼睛的時候,就是青春。”

如今的年輕人不僅希望能看到臉熟的年輕偶像,而是更加希望能在主旋律電影中看到精彩的革命先輩塑造,從中感受英雄主義的光輝,汲取力量。

從《人民的名義》等國家全力支持的主旋律影片開始,不少主旋律影視作品備受年輕人追捧。

在國家蒸蒸日上的今天,從犬儒主義到“今生不悔入種花家”的主流思想回歸,年輕人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爲主旋律的護旗手,沉浸於愛國情感,認同並共鳴於那些將一生奉獻給革命事業的先輩們。

《覺醒年代》中的守常先生(李大釗)、仲甫先生(陳獨秀)、迅哥兒(魯迅)在社交平臺上被年輕人親切地呼喚着,年輕人用青年文化包裝革命偉人,原本教科書上平面的人物變成了表情包中說着俏皮話的“先生們”“哥兒們”,《覺醒年代》也和網絡用語“yyds”(永遠的神)聯繫起來。

在剛剛過去的上海電視節,年輕人們爲《覺醒年代》能捧得獎項大滿貫感到興奮雀躍,也爲《山海情》中令人動容的水花(熱依扎飾)未能獲獎而感到遺憾惋惜。

毛尖認爲任何一部影視劇集,都有時代的命。早在二十年前,《山海情》《覺醒年代》也許得不到這樣的掌聲,這樣一個民心再出發的時代滋養了當下的主旋律作品。

不僅觀衆更年輕,主創人員也更年輕。在上海電影節“主旋律電影的市場化探索”論壇中,演員、製片人樑靜提到,過去參與創作的幾部主旋律電影中,團隊成員都非常年輕。

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創作激情,爲電影提供了很多新鮮血液,正如那個時代裏的年輕人一腔熱血,爲了國家無私付出,“革命浪漫主義”幾個字完全呈現在熒幕上。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