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記錄新冠肺炎對詞彙的影響,牛津詞典迎來更新

亞太日報

text

如今,居家辦公(WFH, work from home)、社交隔離(social distancing)和自我隔離(self-isolation)成了日常用語。《牛津英語詞典》進行了一次較大幅度的更新,內容主要是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及與本次疫情相關的詞彙收錄進其權威英語語料庫中。

《牛津英語詞典》執行主編伯納黛特·帕頓(Bernadette Paton)表示,“對於詞典編纂者而言,一個單詞的使用頻率在極短時間內呈現指數式的增長,在國際輿論中壓倒性地佔據支配地位,甚至使得其他大多數話題不再被討論,這是十分少見的。”Covid-19一詞做到了上述所有,並因此被收錄進了《牛津英語詞典》。在字典裏,它的定義是“一種由冠狀病毒導致的急性人類呼吸道疾病,能夠引起重症甚至死亡,對於老年人和基礎病患者尤其如此”。

帕頓說,“這算是破了例,這次更新沒有按照我們以往的週期性季度更新進行。現在是非常時期,《牛津英語詞典》的編纂者和很多人一樣,只能居家辦公,我們在跟蹤與疫情相關的語言的發展,並提供這些詞彙被使用的語言學與歷史語境。”

通過分析超過80億單詞的線上新聞報道,《牛津英語詞典》發現冠狀病毒(coronavirus)和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爲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的縮寫)兩個詞正支配着全球輿論。在去年12月,在新聞中佔據支配地位的是英國脫歐(Brexit)、彈劾(impeachment)以及氣候(climate)。到了1月,冠狀病毒一詞被高頻使用,其他一些與時事相關的高頻術語還有林區大火(bushfire)、考拉(koala)、伊拉克人(Iraqi)、蝗蟲(locust)以及暗殺(assassination)。到了3月,《牛津英語詞典》的Top20關鍵詞榜(當月被使用最頻繁的詞彙)上的所有單詞全部與冠狀病毒相關。

《牛津英語詞典》在一份分析報告中表示,“1月的詞彙主要與命名和描述該病毒相關,如冠狀病毒,SARS,病毒(virus),人傳人(human-to-human),呼吸的(respiratory),類似流感的(flu-like)。到了3月,關鍵詞反映出該病毒的社會影響,以及與相關醫療措施有關的問題。社交隔離,自我隔離(self-isolation以及self-quarantine),封城(lockdown),非必要的(non-essential,出現在“非必要的旅行”一詞中),推遲(postpone),個人防護裝備(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以及呼吸機(ventilator)的使用尤爲頻繁。”

《牛津英語詞典》的編纂者還發現,專業醫療術語和新首字母縮略詞的使用有所上升,如居家辦公和個人防護裝備。個人防護裝備一詞首次有據可考的使用可追溯到1977年,但“曾經僅被醫護和急救人員使用”。

社交隔離一詞於1957年第一次被使用。帕頓寫道,“(這個詞)最早指的是一種態度,而非一種行爲,其意思是出於冷漠或者特定目的而使自己與社會保持距離。如今,我們都把該詞理解爲使我們自己和其他人之間保持身體上的距離,從而防止感染。”

此前的大流行病也曾使新的詞彙被頻繁使用。“瘟疫”(pestilence)一詞意爲“一種致命的傳染病或疾病”,該詞於1382年被首次使用,這一時間點距離淋巴腺鼠疫在歐洲的疫情高峯(1347至1352年)並不遠。形容詞“自我隔離的”(self-quarantined)於1878年被首次使用,該詞被用於描述17世紀英國伊姆(Eyam)村民將自己隔絕於世以避免第二波“黑死病”從周圍的村莊傳染到該村莊的行爲。

帕頓寫道,“社會的劇變會帶來語言的劇變,這是詞典編纂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在當下的這場全球性危機中,這一主題尤爲真切。”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