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政府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通過分期分批方式,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經處理的核廢水排入大海。消息一經公佈,隨即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與議論。尤其是日本週邊地區國家和相關國際及區域組織,對日方未經充分溝通協商而採取的單邊舉措予以強烈批評與抗議。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國際原子能機構(以下簡稱IAEA)和美國政府卻對日方的上述舉動表示“理解和支持”。此舉在讓外界質疑其言論公正性與客觀性的同時,更是引發各方對其中緣由的普遍猜測。
在菅義偉政府宣佈核廢水排海計劃後不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相繼發文,對日方在處理核廢水問題上做出的“顯而易見”的努力表示“感謝”,甚至是“讚賞”。近乎同時,IAEA總幹事格羅西表示,日方處理核廢水的方式具有技術可行性,符合國際慣例,該機構將派遣技術任務組赴日,爲確保計劃執行中的安全和透明度問題提供技術支撐。耐人尋味的是,該機構負責人同時指出,核安全是國家的責任,相信日本政府將在執行決定時以持續“透明和開放”的方式與各方互動。
作爲享有較高國際公信力的和平利用核能機構,以及日本最主要的安全盟友,IAEA和美國政府之所以發出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組織截然不同的論調,其原因可歸結爲以下兩點。
從歷史維度看,一方面,IAEA在上世紀50年代成立伊始便打上美式烙印,時任美總統艾森豪威爾將其視爲實現“和平利用原子能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原料及和平利用核能技術輸出的平臺,進而贏得與蘇聯的競爭,建立美國領導下的國際原子能保障監督機制。另一方面,日本憑藉IAEA在東亞地區指定理事國的身份定位,在該機構中長期扮演重要角色,併爲自身戰後核工業的發展鋪平道路。
從現實維度看,出於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等現實考量,美國愈發強調日本在塑造所謂“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秩序方面的基石作用,這已從拜登總統就職以來兩國高層密集的會晤中得到印證。因此,不排除美方通過自身在IAEA中的影響力來引導國際主流輿論,爲日方不負責任的行爲辯解開脫。
然而,相關事實已充分證明,IAEA和美政府的部分言論缺乏科學依據,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從技術層面看,福島第一核電站多達120餘萬噸核廢水引發的處理和排放問題,仍屬世界性難題,需各利益攸關方在充分協商的前提下,採取協調一致的探索性舉措加以應對。況且,因地質災害產生的福島核廢水與核電廠正常運轉狀態下產生的廢水存在本質區別,IAEA宣稱日方舉措符合“國際慣例”的說法實難服衆。
其次,IAEA對日方核廢水處理能力的評估有待進一步完善。從官方披露的信息看,除“氚”以外的其他放射性元素都將在排放前被移除或降至安全水平。但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研究結論顯示,東京電力公司的多核素去除設施水處理技術(ALPA)不僅無法去除“氚”和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而後者對人類健康和水生物造成的危害甚至更大。
最後,也是最爲重要的一點,美政府出於一己私利,刻意淡化日方行爲危害性的做法,進一步暴露其以政治意識形態劃線,在生態環保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的本質。在美國國務院官方聲明中,竟採用“似乎合規”這種異乎尋常的含糊措辭,表明其對日核廢水的危害並非全然無知,而是有意將本國現實利益凌駕於地區民衆的安全與健康福祉之上。這種掩耳盜鈴、轉移矛盾的醜惡行徑,非但不利於塑造各方攜手解決問題的良好氛圍,更有損於美方在全球氣候變化等環保議題上的政府公信力與道德感召力。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