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中國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要過哪些關?

亞太日報

text

2020年,中國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入收官之年,官方如何繼續爲金融領域風險“拆彈”備受關注。

對於當前形勢,2019年11月舉行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認爲,金融市場運行平穩,市場秩序好轉,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看來,這意味着中國化解增量金融風險已取得成效,其突出表現是2018年宏觀槓桿率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儘管2019年宏觀槓桿率有所反彈,但幅度溫和。加之資管新規等政策發力,未來增量風險也有望得到控制。

中國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亦顯示,總體來看,各項穩槓桿政策措施成效逐步顯現,2018年末,中國宏觀槓桿率總水平爲249.4%,比2017年末下降了1.5個百分點,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中國不僅有效穩住宏觀槓桿率,還大力整頓金融秩序,平穩有序處置高風險機構,改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經過一段時間集中整治,金融風險由前幾年的快速積累逐漸轉向高位緩釋,已經暴露的金融風險正得到有序處置。

進入2020年,面對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諸多不確定因素,中國打贏這場攻堅戰需要完成從治標向治本的過渡。

從內看,經濟運行週期性、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金融風險正呈現一些新特點和演進趨勢。前述央行報告提到,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存量規模大,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壓力較大,房地產市場風險可能在某些區域顯現,並可能傳導至金融機構。

“下一步的挑戰是如何處理存量風險”,丁爽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槓桿本身並非問題所在,關鍵在於槓桿質量如何,債務增加後是否產生經濟活動,其效率怎樣。他注意到,中國金融管理部門正逐步着手處理理財產品、P2P網貸平臺、中小銀行等存量問題,在此過程中要想辦法保證不引發系統性風險。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未來中國在金融領域要建立高風險金融機構市場化處置機制,加快銀行業補資本工作;在房地產領域,則要把握好處置風險的節奏和力度,防止房地產價格大起大落,防止刺破房地產泡沫,引發金融風險。

向外看,隨着世界經濟增速“見頂回落”可能性增加,各種不確定性上升,金融市場異常波動風險不容忽視。由於金融市場對外部衝擊高度敏感,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穩定承壓,金融市場間風險交叉傳染可能性加大。

對此中國央行表示,將密切監測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推動完善金融政策,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切實防範跨境資本異常流動風險。加強對股市、債市、匯市實時監測,阻斷跨市場、跨區域、跨境風險傳染,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

綜上所述,中國實現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至少還要越過三道關,即針對不同風險分類施策,對威脅金融穩定的重點領域風險及時“精準拆彈”;針對可能持續存在的潛在風險主動作爲逐步化解,實現“慢撒氣、軟着陸”;針對可能顯現的“黑天鵝”和“灰犀牛”做好處置預案,彌補監管短板。

正如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所言,2020年,中國要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有序推進結構性去槓桿,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風險,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收官之作,建立防範、化解和處置金融風險的長效機制。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