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 | 馬斯洛夫:粵港澳大灣區將在東南亞新經濟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

亞太日報

text

作者:高蘭 趙嫣 韓濤

近日,《亞太日報》對瓦爾代俱樂部專家、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代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進行專訪,他就“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情況、該倡議下中俄兩國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在該倡議下的發展,以及RCEP簽署的意義等話題闡述了觀點。

“一帶一路”倡議是“再全球化”新形式

馬斯洛夫認爲,目前“一帶一路”已經超越一個倡議的範疇,變成“再全球化”的一種新形式,由中國推動實施,不僅包括貿易和運輸,也包括創造國際貿易、基礎設施、數據交換和保存、銀行—金融活動等領域的新方式和工具、設立新的技術標準等。這可以幫助各國改善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存在的一定程度停滯不前的現狀,因此很多國家需要這一倡議,與此同時他們並不希望現有的國際貿易組織等體系發生變革,僅希望使一些地區和內部的項目活躍起來。中國承擔了興奮劑的作用:一方面解決了自己國內的問題,同時也將整個世界納入其中。

馬斯洛夫表示,此前曾有很多質疑的聲音,認爲中國可能在疫情影響下縮減一些項目。儘管在歐洲和東南亞的一些項目由於防疫措施進度落後,但中國並未因爲疫情放棄履行義務。

疫情及隨之而來的經濟狀況惡化,使2020年東歐和亞洲一些國家對於中國經濟援助的需求有所增加。兩家中國大銀行——中國發展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削減了貸款發放量。對此,馬斯洛夫表示,這部分是因爲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期資金已經撥付,建設已近尾聲。此外,現在中國對於投資方案的選擇比較嚴格,總量收縮到低於5000萬美元,中國希望集中資金用於少數的方案包和投資合資企業。

“一帶一路”倡議強化中俄兩國設施聯通

馬斯洛夫介紹說,中俄兩國在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中,設施聯通方面取得巨大成果。最有代表性的項目是重建並發展跨西伯利亞大鐵路,但至少要解決兩個問題:是否雙向可以載貨,而並非僅從中國進口;在俄方領土上的集裝箱運輸費能否下降或者選用從中國西北地區過境,但現在一部分基礎設施已經建好。此前黑河到布拉戈維申斯克跨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已建成,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連接中國黑龍江省同江市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市)也將於今年開通。

1.jpg

馬斯洛夫說,這條通道將顯著提高俄中雙方原料和能源貿易量,鐵礦石可能成爲這一線路的主要出口產品。這一鐵路橋預計成爲年運輸量超過2500萬噸貨物和150萬人的國際交通線。這座大橋的開通將使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鐵路交通距離縮短809公里。相關地區正在建設配套工業園區和特別經濟區。

馬斯洛夫還提到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跨黑龍江(阿穆爾河)索道。該索道已開始建設,爲雙線雙承載單牽引往復式客運架空索道,採用80人吊箱,運行速度7米/秒,索道長度973米,年設計運輸能力600萬人。

此外,貝加爾-阿穆爾鐵道幹線的改造工程也在進行中,在俄羅斯中部地區一些中國產品的本地化工廠也已經建成。但馬斯洛夫表示,這些進展都基本是地區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的潛力尚未完全挖掘出來。例如中俄間目前尚無過境幹道,而俄方更希望能夠在雙方對接基礎上打造一批一體化項目羣,將俄羅斯在歐亞空間中現有的項目整合在一起。

除在設施聯通領域繼續合作外,馬斯洛夫指出,兩國應當在高科技領域合作,共同建設一些項目,而非僅僅簡單地進行能源轉運。例如可以建設科技園區、經濟開發區、合資公司,在中國或俄羅斯境內均可;可以共同開發生產很多產品:從光電子產品到綠色食品,也可以銷往第三國;可以共同發展“智慧城市”,中國有這樣的經驗,不僅可以用在遠東地區,也可以用在加里寧格勒這樣的城市。在醫藥領域、電子產品生產等領域可以將一些創新、綠色企業設在俄羅斯。

馬斯洛夫說,中俄合作不應侷限於修路,俄羅斯現在大力發展創新產業,有一定稅收優惠,這些領域也急需投資。不過,馬斯洛夫提到,俄羅斯和中國西北地區的地區間交通連接可以繼續加強,例如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口岸開通很多新的運輸線路,成爲中國西部最大的陸上運輸口岸和重要的貿易樞紐,俄羅斯也有興趣與類似的項目進行對接,以出口本國產品。

“一帶一路”倡議爲東南亞和中亞國家發展助力

馬斯洛夫表示,得益於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新的基礎設施和港口建設爲一些小國家增加了出口,活躍了電子商務,簡化了結算過程。這一倡議使參與國間的貿易大幅增加,這並非僅僅指從中國的出口。按照世界銀行對135個國家的計算,2016年到2019年平均出口增幅達28.8%,對於一些國家這一數字可能達到30-40%,例如越南增長了46%,由於勞動力價格低廉,一些中國工廠落戶了越南。

受益於這一倡議,中國在地區層面成功建立了新的基礎設施體系,對很多東南亞和中亞國家,乃至東中歐國家起到了發展助力的作用。這些項目推動當地製造業和服務業升級,從生產建材到培訓人才都有全方位作用。在全球層面,中國得以建立一個本國的經濟小區域,已經超出鄰國範圍,到達拉美甚至非洲。

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2013年到2018年約5000億美元投資到50個發展國家的項目中。其中約3000億美元以國家或國家擔保貸款撥付。

大灣區將在東南亞新經濟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

談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馬斯洛夫表示,大灣區選址並不意外,這三地聯繫緊密。但長期以來三地分工不同:廣東是技術創新基地,香港是金融和教育中心,珠海和澳門是旅遊中心。爲更好建設大灣區,這一超過7000萬人口、超過5.6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需要深度一體化,成爲新技術和生產方式發展的樣本。2035年前這一區域將具有世界創新競爭力。這一地區政府致力於優化勞動力資源、商品流,爲地區吸引資金。該地區的港口吞吐能力將對東南亞所有大港包括新加坡形成挑戰。總體來說中國打造香港和澳門集羣經濟,將其深度融合,引入統一制度,拓展這一地區在整個東南亞區域的活動範圍,大灣區將在東南亞新的經濟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

2.jpg

馬斯洛夫說,大灣區的發展對俄羅斯而言也很有益。首先,自2014年以來這一地區就開始發展自由貿易區,俄羅斯也積極利用這一貿易區向東南亞國家出口產品,還可能擴大這一地區和符拉迪沃斯託克自由港之間的貨物轉運。深圳的前海-蛇口區也很有發展前景,其四個領先領域(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和技術服務)的總產值佔比84%。這對於吸引俄羅斯企業在這一地區落戶很有優勢,尤其是考慮到這一地區正在實施22項試驗政策以優化金融領域、稅收、法律、勞動力資源、教育、醫療和通信等領域的商業活動。在珠海橫琴,科技創新、醫療、旅遊區優勢明顯,而在東莞,有很多跨國高校和研發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總數超過兩萬,這對俄羅斯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RCEP是亞洲一體化發展新階段

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亞洲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國佔全球生產總值的29%,人口約佔全球30%,約10億人符合中產階級的消費標準。這是一個龐大的相互聯繫的市場,框架內超過92%的商品將在未來20年內取消徵稅,將加大參與國之間市場的佔有率。不少於65%的服務市場將完全對外資開放,這也將吸引更多外來投資。

此外還有簡化電子貿易流程、保護私人財產等優勢,這將活躍地區經濟生活。中國認爲這一協議實施將簡化“一帶一路”框架內的貿易和投資,由此將完全掌控地區經濟的一些領域。目前中國和協議參與國的貿易總量達到了中國外貿總額的三分之一。

2020年中國對協議參與國的出口總額約7000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總額的27%。但中國並非僅對促進出口有興趣,中國還希望進口更多便宜的先進技術、消費品、藥品、醫療設備以及製造服務。中國從協議簽署國的進口總額2020年達7780億美元,佔全部進口額的37.8%。約10%的外來投資來自簽約國,這一領域還將繼續增長。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