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綜合 如一
近日,德國跨大西洋關係負責人彼得•拜爾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距離美國大選只有5周時間,最終不論誰入主白宮,歐洲與美國都需要共同面對“與中國的新冷戰”,因爲兩方的共同利益大於分歧。
彼得•拜爾是德國政府負責德國與美國和加拿大關係的協調員,他表示,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已經拉開帷幕,並將對本世紀世界秩序產生影響,因此,歐洲必須與美國並肩面對中國崛起帶來的巨大挑戰。
四年來,特朗普與默克爾在北約、伊朗、貿易和氣候等問題上頻頻發生摩擦,德國目前認爲與拜登合作可能會更容易些,這似乎已成爲公開的祕密。
拜爾坦言,自己並不會天真地以爲只要拜登獲勝,一切就都不一樣,就要開啓一個“黃金時代”了。只是如果拜登上臺,美德之間跨越大西洋的友誼會再次變得更加合理、可靠,可預估。
拜爾堅稱,即使特朗普連任也不會導致西方世界的崩潰,並例證自己和美國國會議員及美國很多州都保持着長期密切的合作。他說:“誰能入主白宮非常重要,但這並不能主導大西洋兩岸的友誼。”
拜爾對於從美國身上學到的“自由與民主、和平與繁榮”等傳統價值觀心懷感激,他說:“這些價值觀是美國人教給我們的,我們仍然感謝他們,這是值得銘記的。”拜爾還表示,過去十年中,德國曾忽視了與美國的關係,他認爲德國應該對這段疏遠負部分責任。
對於拜爾認爲美德要在“與中國的新冷戰”上統一戰線的觀點,亞太日報特約評論員孫成昊表示,美歐對華認知存在誤差是美歐無法聯手對華的根本原因。美國主要從霸權護持的角度看待中國發展,採取的是“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認爲中國的發展將必然挑戰美國的利益,更多從實力政治、冷戰思維的鬥爭角度思考對華策略。因此,特朗普執政後,美國國內要求調整過去四十年對華政策的噪音甚囂塵上。
而歐洲的對華認知與美國存在明顯差異。2016年,歐委會在《歐盟對華新戰略元素》中就提到,隨着中國在國際上的而影響力日益增長,利益拓展到全球範圍,中國必然會在全球經濟治理中要求得到更大的發言權。因此,歐洲認可中國國際影響力上升的現實,並不認爲這是一種威脅。歐洲的擔心並不是中國實力和國際地位的上升,而更關切在經濟交往時中歐是否能夠在規則上達成一致,總體上仍然強調中歐合作的巨大機遇與潛力。
8月份,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2020年阿斯彭安全論壇,就中美關係有關問題與阿斯彭戰略小組執行主任尼古拉斯•伯恩斯,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對外政策首席記者安德利亞•米歇爾進行在線對話,崔天凱當時表示,冷戰不符合任何一方的真正利益,無法提供解決問題的任何方案。“新冷戰”的發起者也必須仔細掂量自己將付出的代價,以及給世界帶來的災禍。
德國政客若在這一問題上做出誤判,站在中國的對立面,蓄意將中德雙方推向對抗和衝突,無疑將對中德傳統友誼造成傷害。不僅是中美兩方,各國都應作出正確選擇,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基礎上,爲構建“後疫情世界”新的、更穩定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發揮積極作用。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