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法國全國範圍實施禁足已接近一個月,約15000人因新冠肺炎病逝。法國總統馬克龍當日再次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佈禁足措施延至5月11日,屆時將對所有出現症狀者開展檢測,由國家承擔費用對確診者實施治療和隔離,並開始審慎地逐步“解封”。
法國是歐洲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作爲歐盟大國,其抗疫策略備受關注。法國如何看待羣體免疫、病毒溯源、國際合作等各方關切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法國國家公共衛生委員會主席、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多米尼克·伯特蘭。
羣體免疫不切實際
伯特蘭對記者表示,法國最新的抗疫思路和中國已經非常相近,法國根據中國的抗疫經驗很快採取了全國禁足措施,但隔離的時間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法國未來將逐步讓一部分人迴歸工作崗位,但這並不等於是被動的羣體免疫策略。 “需要強調的是, 羣體免疫是不切實際的,這絕不是法國的選擇。 目前還不清楚抗體持續的時間和效果,隔離措施是必要的,但在全國隔離期間保證社會運轉和民衆基本需求的專業活動也是不可或缺的。 長時間保持隔離和維護社會運行是一項挑戰。 ”
圖片爲馬克龍13日電視講話視頻截圖(馬克龍推特發佈視頻),字幕內容是:“根據最新血清檢測篩查,法國僅有很一小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與一些專家提出的羣體免疫相距甚遠”
馬克龍在最新講話中表示,“根據最新血清檢測篩查,法國僅有很一小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與羣體免疫相距甚遠,疫苗研發將是走出危機的重中之重”。馬克龍還徹底改變了此前衛生部門提出的“口罩無用論”,決定在逐步解封時爲全民提供口罩,並可能對公共交通乘客施行強制佩戴口罩措施。
對於未來法國或中國會不會再次暴發疫情,伯特蘭院士表示,“希望不會有第二波衝擊,各國要通過科研盡全力避免這一情況發生。 要利用所有科研成果,包括研發有效的治療方法,尤爲關鍵的是找到好的病毒抗體,將其轉化爲對所有人持續有效的疫苗。 中法等國都在全力開展疫苗研發,儘管還需要一定時間,但我們必須找到可用於全人類的解決方案”。
着眼未來而非過去
針對近期攻擊中國的負面言論,伯特蘭表示,“當一個國家出現新型疫病,將首當其衝面臨所有困難。開始階段很可能無法識別疾病擴散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只有過一段時間纔會顯現出令人擔憂的跡象。疫情可能控制在本地或一定區域,也可能擴散,但很難判斷是否會擴展至全球。風險評估不是易事,有很多未知和假定因素。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任何國家都無需對新健康問題的出現而負責”。
伯特蘭認爲, “病毒溯源工作需要在之後開展,而不是眼下。” 在疫情平息後,需要由包括中國專家在內的各國科學家共同探究病毒的起源。 但相對於溯源,更重要的是着眼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人類還將不斷面臨其他新的健康挑戰,各國需要開展高質量的合作爲應對新型傳染病做好準備,需要建立更有效的機制”。
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伯特蘭表示,在短短几個月內,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已經取得了可觀進展,但這些工作尚不足以應對艱鉅的全球衛生挑戰。伯特蘭認爲,在世界衛生組織協調下,全球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取得進展。
一是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尤其要用於兩個關鍵時期:出現症狀的初始階段,以及呼吸困難、炎症加劇的重症階段。所有國家的貢獻都必須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包括髮表學術文章和科學家間的交流。
二是禁足和隔離措施已得到大多數國家採納和實施,但有極少數國家選擇強制性較小的策略。在危機結束時,必須對隔離措施及其在人羣中的應用進行比較研究。
三是研究中國等亞洲國家整體上患者較少的原因,如是否有遺傳因素、是否因爲民衆對隔離措施的執行有差異等,瞭解這些原因至關重要。
四是研製性能更佳的血清抗體試劑用於病毒檢測,研究抗體的保護水平和持續時間。
五是密切關注外來輸入病例和本土留存病例。
伯特蘭表示,國際合作對於實現科學成果和知識的共享至關重要。有必要建立國際性集體機制,用於評估今後新型健康危機可能的後果,並與各國專家共同提出最佳應對方案。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