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哲源
在“一帶一路”建設“五通”中,民心相通這一概念相對“虛化”,卻是重中之重。本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前期,《亞太日報》對馬來西亞教育部國際語文局董事部董事、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吳恆燦進行了專訪。
吳恆燦認爲,民心相通是一切合作的基礎,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建設。中馬兩國只有實現民心相通,才能避免外部勢力對兩國“一帶一路”合作的破壞。
民心相通亟需民間機構發揮作用
吳恆燦指出,民心相通應該通過“和合文化”來實現,即把中華文化推廣成適應當地環境的可和諧共生的文化,即通過文化交流實現文化認同。
他指出,中馬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應該以非官方渠道爲主,“由於兩國政治體制不同,馬來西亞進行文化交流的團體多爲民間機構,他們更樂意與中國的民間機構合作,而不是中國的官方組織。”
以此次新冠疫情中中國對馬來西亞的援助爲例。吳恆燦說,中資企業在此次疫情中對馬來西亞做出很大貢獻。中資企業聯合當地民間機構爲馬來西亞防疫提供了很多幫助,“中資企業在馬來西亞紮根時間長,清楚當地需要什麼。”
吳恆燦還說,中國僑聯發揮了積極作用,幫助中資企業在馬來西亞落地項目。他指出,中國僑聯被馬來西亞歸爲民間組織,因此能夠發揮很多建設性作用,更多組織應該像僑聯一樣以民間機構身份促進民心相通建設。
文化“小失誤”將引來“大麻煩”
對於“一帶一路”建設,馬來西亞國內一些政黨和政客出於自身利益發表了一些負面言論。吳恆燦指出,雖然互利互惠依然是中馬“一帶一路”合作的大局,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依然不能忽視。
吳恆燦指出,現階段中國援建的項目大多由中資集團包辦採購,原材料幾乎全部從中國國內採購運輸,馬來西亞華人企業無法從項目建設中獲得紅利。馬來西亞華人中小型企業分佈很廣,他們也需要通過參與“一帶一路”項目來維持自身運營。
因此他建議,一些技術成本不高的建築材料等原料可以從馬來西亞當地採購,馬來西亞當地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建築材料可爲中國援建項目供貨。“一帶一路”項目惠及馬來西亞華人企業,他們也會真心實意地爲中馬民心相通做貢獻,否則可能會造成民意反彈,得不償失。
吳恆燦提到,中方駐馬機構一些教條主義做法傷害了當地人的感情。比如,在馬來西亞,“巴剎”是當地“菜市場”廣爲認同的叫法,“大紅花”是“木槿花”約定俗成的本地叫法,但有中文團體在當地發佈通告,稱“巴剎”和“大紅花”都是不規範的用法,應統一使用“菜市場”和“木槿花”來代替。這一行爲讓很多馬來西亞人不太能夠接受。
再比如,“總理”和“首相”兩詞混用,被視爲對馬來西亞政體的不尊重。馬來西亞爲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元首爲國王,執政者爲首相。吳恆燦說,不少中國國內官方媒體在報道中使用“總理”來代替“首相”的稱謂,將君主立憲制國家描述爲共和國政體,這在當地是不被認同的。
傳播中華文化應減少本位主義影響
馬來西亞是全球除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中華文化氛圍最濃厚的地區。馬來西亞政府已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全國有1400餘間華文小學、60餘間華文獨立中學以及3間民辦華文大學。這些學校除教授中文外,部分數學、歷史、地理等科目也是用漢語進行教學。數以百計的馬來西亞公辦大學也陸續設置了中文科目或直接設立中文系,依賴於此,全馬來西亞的華人有九成以上都會講漢語。
吳恆燦說,馬來西亞人更樂於講“中華文化”而不是“中國文化”,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在當地接受度很高。他認爲,馬來西亞境內有700萬華人,佔總人口的約20%,用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對“一帶一路”倡議在馬來西亞的建設有很大幫助。
作爲馬來西亞文化中心主席,吳恆燦對《亞太日報》記者講述了他自己用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吳恆燦耗時30年,將中國傳統四大名著翻譯成馬來語並在馬來西亞全國發行,其中《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已經被改編爲舞臺劇在全國演出。翻譯過程中,吳恆燦把故事情節進行了本地化處理,人物形象變得更像馬來西亞文化中的傳統造型,妖魔鬼怪等形象也變成了馬來文化中傳統的妖魔形象。他認爲,中華文化本土化的過程就是“求同存異”的過程。
吳恆燦指出,中華文化在傳播過程中要儘量減少本位主義的影響,應講求融合當地文化,例如全球各地的唐人街都保持了中華傳統建築樣式的外形,但容易造成與外界環境格格不入之態。更高級的做法是嘗試在不同地區融入不同元素,力求更適應本地特色。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