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將要舉辦2022年冬奧會——北京成爲奧運史上首座“雙奧之城”。“雙奧之城”的建設,離不開一大批爲籌辦雙奧辛勤奉獻、默默付出的普通人,正是他們的奉獻和付出,託舉起奧林匹克的輝煌。其中,有許許多多值得銘記的故事;邁向2022的征途,有許許多多令人振奮的成就。本版今起推出“雙奧城 奮鬥心”系列報道,講述爲籌辦雙奧做出貢獻的普通工作者的故事,敬請關注。
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3360塊曲面玻璃拼成的22條“絲帶”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從西側幕牆望出去,一排梧桐昂然挺立。武曉南感慨地說:“那些樹是2008年栽下的,現在小樹苗長成了大樹。”
這片區域,曾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臨時建設的曲棍球場和射箭場;而今,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在此拔地而起。作爲經歷過雙奧場館建設的“奧運老兵”,武曉南如今的身份是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和國家速滑館場館運行團隊主任。“這裏承載着從夏奧到冬奧的傳承,願‘冰絲帶’成爲滿足廣大羣衆冬季健身需要的新地標。”他說。
從“最快的草”到“最快的冰”
鏡頭: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荷蘭曲棍球隊主教練對武曉南稱讚說,這塊奧運場地堪稱世界上“最快的草”。10多年後,在同一地點,武曉南和同事們又在打造世界上“最快的冰”。兩個“最快”,凝結着奧運建設者攻堅克難、精益求精的不懈努力。
站在國家速滑館的看臺上,頭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馬鞍形“編織天幕”,腳下是1.2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的人工冰面。武曉南清晰地記得,2018年1月23日,“冰絲帶”打下了第一根樁。
圖紙上美輪美奐的“冰絲帶”,既有詮釋冰刀飛馳軌跡的外觀,亦有極具高科技含量的內部設計。當初,建設團隊面臨的卻是“理論上可行,現實中無先例”的諸多難題。拿製冰來說,採用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在冬奧會歷史上尚屬首次。
建設團隊立志製出利於運動員滑出最好成績的“最快的冰”。“爲了這塊冰,我們四處拜訪專家、去各地取經,集各方之力、匯各界之智,終於把這件事辦成了。各區域冰面能單獨精準控溫,整個場館可實現同時運行、不同使用。”武曉南說,在“冰絲帶”建設過程中,這樣的科技攻關還有很多。
相比夏奧場館,工藝複雜的冬奧場館更具挑戰,建設者靠自主創新蹚出了新路。“冰絲帶”看臺板有1191塊構件,通過弧形預製技術對每塊構件進行編碼,實現了精準拼裝。更讓武曉南自豪的是,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製造組成的冬奧場館建設的“中國方案”,在綠色、環保、可持續方面爲奧林匹克樹立了新標杆。
當年,北京奧運會曲棍球場使用的草坪質量高、球速快,利於曲棍球運動員發揮,被譽爲“最快的草”,帶動了國內人造草坪行業的發展。而今,“冰絲帶”編織天幕的國產鋼索正引領新的建築潮流,有關二氧化碳製冰技術已獲得5項專利授權,未來這些成果有望廣泛應用在國內冰場建設中。
籌辦冬奧會留下的財富,不只是技術與設施,還有人才和團隊。2019年,以“冰立方”和“冰絲帶”爲實訓基地的“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迎來第一批學員,這些年輕的後備力量跟着國際頂尖製冰師上冰作業,迅速成長起來。今年10月,“冰絲帶”第三次正式製冰時,本土製冰團隊也加入其中。武曉南盼望着,未來有更多中國製冰師能出現在冬奧賽場和國際大型冰雪賽事中。
從“好運北京”到“相約北京”
鏡頭:2021年10月8日,首場冬奧會測試賽——“相約北京”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在“冰絲帶”啓動。賽前的新聞發佈會上,武曉南特意在外衣裏穿了一件2008年奧運會“好運北京”測試賽的制服。兩個奧運週期的接續奮鬥,讓“雙奧之城”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行走在“冰絲帶”內部,藍白相間的配色給人清新之感。平整如鏡的冰面、舒適的空調除溼系統、動感的燈光照明設計,彰顯“智慧場館”的精雕細琢。
場館建設是硬件,賽事服務是軟件。2008年奧運會,武曉南是31個競賽場館建設負責人中唯一直接參與奧運會服務保障工作的。這次冬奧會,他又挑起同樣的擔子,“爲運動員提供最好的競技舞臺,不只靠一流的冰面,更要落腳於賽事運行的細節之中。”
當年組織“好運北京”測試賽,武曉南的團隊滿懷一腔激情,時隔多年再度“相約北京”,他們給冬奧“模擬考”加上穩健的新要求——按照“全要素測試”的原則,既要保證辦賽的精彩,還要保證防疫的安全。“在賽事組織中,不僅要管理有力度,更要服務有溫度。”武曉南反覆強調。
“以運動員爲中心”理念,在“冰絲帶”有了更立體化、創新性的呈現:韓國選手金俊昊在測試賽期間恰逢26歲生日,賽場大屏幕打出了暖心的電子賀卡;運動員休息室裏,參賽選手與志願者在展板上寫下寄語,熱情互動;4名運動員5次滑出個人最好成績,這些優異表現被展示在“場地紀錄牆”上……這場首秀,“冰絲帶”收穫無數點贊。
穿上冬奧制服,意味着一份厚重的責任,武曉南一刻也不敢懈怠。隨着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從“建好”場館到“用好”場館,整個團隊擰成一股繩,各個業務部門爭分奪秒,不斷完善場館賽事功能,以確保賽時萬無一失。
從“同一個夢想”到“一起向未來”
鏡頭: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以前是“鳥巢”“水立方”雙峯並立,現在新建成的“冰絲帶”與之交相輝映。武曉南說,當初爲了“同一個夢想”投身夏奧建設的夥伴,有很多又加入冬奧籌辦的行列。大家共同擁有的不只是“雙奧記憶”,更有“一起向未來”的美好暢想。
夜幕下的“冰絲帶”,玻璃幕牆流光溢彩,銀色穹頂格外美麗,正是武曉南最初腦海中的模樣。1000多個日夜,藍圖化作現實,但這並不是“終點”。
奧運會之後場館的利用,向來是奧運會舉辦地面臨的課題。武曉南所在的北京國資公司作爲“鳥巢”“水立方”的業主單位,通過承接體育賽事、文化創意、高端會展、奧運旅遊等精耕細作,使得這兩大奧運場館十幾年來從未離開公衆視線。藉助運營管護夏奧場館積累的寶貴經驗,“冰絲帶”站上了高起點。
武曉南介紹,“冰絲帶”的選址和設計落實了可持續發展、奧運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獨特的全冰面設計,通過分區控制,除了擁有標準速滑賽道,還可進行花樣滑冰、冰球、冰壺等多個冰上項目。場館內的其他賽時設施也可實現“雙向轉換”,賽後將面向公衆開放。
“未來的‘冰絲帶’,將是一個以冰雪運動爲突出特色的新型城市體育綜合體。”武曉南描述着理想中的場景:青少年在場館裏打冰球、練花滑;家長們在售賣區挑選體育裝備;場館西南側的人工湖結冰後成爲室外冰場;掩映在綠化帶中的越野賽道冬天可滑雪、夏天能滑草……
在他看來,“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熱潮,讓雙奧場館迎來可持續發展的良機。冬奧會後的“冰絲帶”,不僅能與“鳥巢”“水立方”形成規模效應和互補效應,還將滿足市民四季健身的多元需求。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