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權威解讀來了

亞太日報

text

隨着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

近期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但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

專家表示,隨着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大幅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李長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實施積極人口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爲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提高退休年齡已成爲世界各國社保改革進程中一項普遍改革手段。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有觀點認爲,就業是老的不退休,年輕的就進不來。但實際上,勞動力市場並非絕對的一對一關係。有關專家表示,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

“延遲退休對就業會有一定的擠出效應,但效應不大。因爲老年人工作崗位和年輕人工作崗位存在較大差異。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更多取決於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因此延遲退休佔用的就業崗位並不會絕對地替代年輕人就業機會。另外,我國每年退休員工數百萬名,相對於7億多的勞動人口來講,進入延遲退休行列的勞動者規模並不大。”李長安說。

在李長安看來,漸進式延遲退休實施後,繳費年限增加,相應羣體的養老金水平也會提高,因此養老保險基金增收部分也應主要用於提高延遲退休羣體養老待遇上,不存在對一部分人有利而對另外一部分人不利的情況。

有人擔心,實施延遲退休,是不是因爲養老金不夠用了?對此,人社部養老保險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是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養老保險工作的“底線”和“紅線”。

“從今年前三季度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實際運行情況看,總體較平穩,甚至還好於預期。從基金收支看,總收入2.1萬億元,總支出2.8萬億元。雖然短期收入低於支出,但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國家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人社部養老保險司有關負責人說,在制度建設上,養老金長期確保發放已有根本性制度安排,今年各省市都將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規範的省級統籌,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全省養老保險基金統一調度使用能力,確保全省養老金髮放,還爲下一步實施全國統籌打下良好基礎。

延遲退休何時能出時間表?今年9月份,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回答網民關於延遲退休政策提問時表示,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適應人口老齡化和預期壽命延長的需求,認真研究相關政策措施。

李長安認爲,從節奏上看,延長退休年齡從立法到改革落地,往往有一定的時滯,會經過相當長一個時期逐步達到目標年齡。

還有人擔心養老金領取年限問題,“假設自己活到80歲,60歲退休的話,能領20年的養老金;如果延遲到65歲,只能領15年”。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參保人員養老金水平與其繳費時間長短、繳費金額高低密切相關,參保人員繳費的時間越長、繳得越多,退休後待遇水平會越高。

“漸進式延遲退休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在制度設計上要尊重勞動者個人意願。爲此,延遲退休改革應當與養老保險計發辦法和調整待遇辦法改革統籌推進,形成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機制。”李長安說。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