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特殊在哪?

亞太日報

text

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在中國開展對外援助70週年的特殊歷史節點,白皮書的發佈,將進一步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瞭解,向世界展現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強權政治逆流橫行,全球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多。然而,在世界各國早已緊密相連、人類命運與共的背景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面對全球共同的風險挑戰,各國人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

作爲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秉持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始終關注和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改善民生、謀求發展的事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爲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中國逐步形成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量力而行,盡力而爲;聚焦發展,改善民生;授人以漁,自主發展;形式多樣,講求實效;善始善終,注重持續;開放包容,交流互鑑;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等8項具有中國特色、內涵豐富的政策主張。2013年至2018年,中國對外援助金額爲2702億元人民幣,有力推動了國際發展合作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從來不是“窮大方”。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屬於南南合作範疇,與南北合作有着本質區別。中國履行與國力相匹配的國際義務,在南南合作框架內,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2015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70週年系列峯會期間,中國宣佈5年內提供“6個100”項目支持。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上,中國宣佈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通過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等舉措,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減貧、糧食安全、醫療等領域有力支持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惠及全球數億人口。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從來不是“金元外交”。中國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堅持不干預其他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謀取政治私利。2013年至2018年,中國共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大洋洲和歐洲等地區122個國家和20個國際和區域性多邊組織提供援助。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根據有關國家發展需要,對接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區域發展規劃,以及巴基斯坦“新巴基斯坦”、老撾“變陸鎖國爲陸聯國”、菲律賓“大建特建”、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蒙古國“發展之路”等有關國家發展戰略開展交流,謀劃合作成果,有效促進中國與共建國的雙向交流和了解,實現同向發力、協同增效。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在做好自身抗疫工作、保障國內抗疫需要的前提下,根據疫情嚴重程度、醫療衛生條件、疫情國具體援助需求和自身能力等因素,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支持。這成爲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緊急人道主義行動。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始終堅持“授人以漁”。長期以來,中國通過加大對能力建設、規劃設計、技術轉移、人文交流等的支持力度,爲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事業培養治理人才和技術力量,幫助提升治理能力、規劃水平和行業發展能力,支持各國根據自身國情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截至2019年底,中國共向37個亞非國家派遣了81個農業技術專家組、808人次,在非洲國家援建22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爲有關國家試驗並推廣高產新品種,指導農民提高生產能力;在剛果(布)、盧旺達、津巴布韋、柬埔寨、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建設50餘個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項目;支持建設了37個電信傳輸網、政務信息網絡等電信基礎設施項目,幫助有關國家發展信息通訊產業。通過國際傑出青年計劃,邀請埃及、巴基斯坦、緬甸、印度等國755名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科研工作,培訓來自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學員7700餘人。2015年,中國宣佈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十百千”項目,截至目前已與34個國家開展了合作項目。未來,中國將在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抗疫鬥爭以及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並通過建立30箇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加快建設非洲疾控中心總部等舉措,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築牢公共衛生防線。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將有力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走上一條自主、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事實充分證明,中國是世界各國真誠的朋友。隨着中國即將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繼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不斷完善全球治理,增進人類福祉。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