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來了?專家稱問題核心在非洲 大豆是中國一道坎

亞太日報

text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多個國家宣佈禁止糧食出口。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近期表示,疫情或致糧食危機在4月和5月預計出現糟糕情況。

全球糧食危機來了嗎?在多位專家看來,疫情不會對全球糧食的生產和供給帶來太大的影響,而是對全球糧食供給鏈條帶來較大的影響。也有專家提醒,疫情之下,全球糧食問題的核心在非洲。“一旦疫情在非洲大規模蔓延,會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的危機。”

3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各國在採取措施遏制疫情的同時,應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糧食供應鏈的衝擊,防止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引發糧食危機。

中國是否將面臨糧食危機?在多位專家看來,從數量上看,中國的水稻、小麥等主糧的數量是足夠的。不過,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預計大豆的供給問題會是今年中國糧食的一個“坎”。

6個國家宣佈禁止糧食出口 多個糧食出口大國“封國”

隨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近期6個國家宣佈禁止糧食出口:越南宣佈,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3月26日,泰國宣佈禁止雞蛋出口7天;哈薩克斯坦已經宣佈禁止出口小麥、胡蘿蔔、糖和馬鈴薯等11種農產品;埃及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塞爾維亞停止了葵花籽油等貨品的出口;柬埔寨總理表示,柬埔寨從4月5日起,除了香米,將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

全球糧食出口大國的疫情形勢以及近期一系列表態也給全球糧食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

作爲全球糧食重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美國近年糧食出口量佔據全世界的10%左右。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18萬。

3月24日晚8點10分,印度總理莫迪突然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宣佈“印度民衆無論身處何地,未來三週都不得外出。”禁令從3月25日零時生效。莫迪的這一講話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開始“封國”。

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俄羅斯近期也透露不排除實施出口禁令。同時,有媒體報道稱,俄羅斯農業部已經提議建立糧食出口臨時配額,從4月1日到6月30日,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等出口量不得超過700噸,糧食種子除外。

“已經發現糧食在多方面遭遇多重挑戰,例如糧食運輸和家畜養殖等。疫情或致糧食危機在4月和5月預計出現糟糕情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近期表示,截至當前,食品供應依然充足,糧食產業所受衝擊頗小。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除非我們快速採取行動,保護最脆弱環節,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緩解疫情蔓延對整個糧食體系的影響,否則我們面臨糧食危機迫近的風險。”

“全球糧食問題的核心在非洲”

疫情是否會導致全球糧食危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認爲,全球糧食生產並未因疫情而出現明顯減產,主要是國際流動不暢帶來的國際貿易受阻問題,疫情不會帶來嚴重的問題。“而且一般國家都會有至少三個月的儲備糧食,以應對自然災害或者突發事件。”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持有類似的看法。在劉守英看來,疫情對全球糧食生產和供給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會對全球糧食供給鏈條帶來較大的影響。

“疫情的主要發生地在大城市,對糧食生產地的農村影響不會太大,因此不會對全球的糧食生產和供給量帶來太大的問題。”劉守英同時表示,疫情的傳染性太快,每個國家都必須在生命至上和經濟損失之間做出平衡,全球多個國家不得已實施戰役體制,嚴格限制境外人流和物流入境,切斷了全球經濟活動的正常流通,這也同時切斷了糧食在全球的供給鏈條。

從糧食出口國看疫情之下的糧食危機,劉守英認爲,應該關注美國、拉美這兩個重要的糧食出口地區的疫情防控情況。

“美國有比較完整、最好的醫療防控體系,全球糧食供給的情況部分取決於美國疫情防控的情況。一旦美國的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球的糧食供應就能得到很大的恢復。”劉守英同時表示,與美國相比,拉美的應急體系、醫療體系、防疫體系並不完善,一旦疫情在拉美地區蔓延,將對全球的農產品供給帶來重要的影響。“這個影響具體多大,還要評估,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好準備。”

同時,劉守英特別提醒,討論全球是否會出現糧食危機,還應該特別關注疫情在非洲的蔓延情況。“一旦疫情在非洲大規模蔓延,會加劇全球糧食的危機,全球糧食問題的核心在非洲。”

“非洲地區的糧食生產能力本來就不夠,非洲地區的醫療防疫體系非常不完善,醫療資源更是不足。一旦疫情在非洲大規模蔓延,有大量的人羣需要救助——既需要醫療方面的救助,也需要食品糧食方面的救助。”劉守英說,疫情衝擊之下,全球各個國家必須參與到對非洲的人道主義救助中去,這會給全球的糧食市場帶來較大的衝擊,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的供給。“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也是我目前認爲最值得關注的危機是——疫情一旦在非洲蔓延,勢必會加重全球更大人羣的健康、生命和全球糧食食品的安全。”

據新華社報道,截至當地時間3月31日,非洲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的國家升至49個。非洲疾控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東非時間3月31日下午5時,非洲總確診病例達5413例,總死亡病例172例,已有28個國家出現本土傳播病例。

“中國的水稻、小麥等主糧數量充足”

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全球糧食供應鏈不暢,這引發了很多人對中國糧食供給的擔憂。其中,中國的資本市場首先聞風而動。

截至4月1日收盤,農業種植股金健米業過去8個交易日內6天漲停,農發種業過去5個交易日內3天漲停,新農開發、亞盛集團3月31日漲停;食品飲料股華資實業過去5個交易日內4天漲停,京糧控股過去5個交易日內3天漲停,惠發食品和科迪乳業連續2天漲停;豬肉概念股天邦股份、正邦科技、傲農生物、新希望3月31日均漲停。

“目前糧食的生產端和供給端並未出現問題,但在多個國家封國封城的背景下,部分糧食供應鏈暫時中斷。作爲應急物資的糧食食品最容易引起恐慌,而恐慌本身會加劇糧食的囤積,也容易帶來資本市場的炒作。”劉守英說,一定要防止從恐慌新冠肺炎過渡到恐慌糧食短缺。

而在劉守英看來,目前中國糧食的問題不是總量的問題,而是結構的問題。“從數量上看,中國的水稻、小麥等主糧的數量是足夠的,主要是質量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疫情給全球糧食市場帶來的衝擊不會對中國主糧的需求構成威脅。”

數據顯示,中國小麥的產量在1.3億至1.4億噸,已經保持了多年,作爲調劑品的進口量在500萬噸左右;2019年中國稻穀及大米總進口量255萬噸,佔當年國內消費量的1.28%。其中,從越南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0.24%;與稻穀和大米一樣,中國的玉米需求也主要依靠國內供給,2019年玉米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比重爲1.72%。

“中國進口的主糧並不多,主要是工業用糧、種子用糧、飼料用糧等。中國有比較完善的糧食儲備體系,庫存的量非常大,可以應對危機。”黨國英說。

而在近期,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也表示,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近年來糧食儲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糧食儲備充足,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主要出口國採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但對目前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大,有利於消化不合理糧食庫存,減輕國內部分糧食品種庫存壓力。”

“大豆會是今年中國糧食的一個‘坎’”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稻穀、玉米不同,中國大豆的需求主要依靠進口來解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據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中國2019年大豆進口總量8551.1萬噸,同比增加0.5%,爲歷史第二高峯。其中,巴西、美國、阿根廷是中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大豆從美國的進口小幅下降,進口來源向巴西、阿根廷進一步集中。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從巴西、阿根廷進口的大豆佔國內大豆總消費量比重爲55.62%、8.49%。

“雖然美國、巴西、阿根廷地區疫情對大豆出口的影響,還需要評估,但在短期內中國無法把這部分短缺補上,中國大豆市場的供應量都會受到影響。進一步來看,如果經濟活動之間的暢通不能及時恢復,大豆進口難的壓力就會傳導到價格上,價格會上漲。”劉守英說,疫情對中國糧食的總量供給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但會加劇結構性矛盾,大豆的供給問題會是今年中國糧食的一個“坎”。

黨國英也表示,大豆等飼料進口受影響,會給豬企或者養豬場帶來壓力。“非洲豬瘟至今,今年養豬的數量明顯增加,對豆粕等飼料需求也相應地增加了。在當前糧食的供給中,飼料糧食的供給會比較短缺。”

目前看,巴西、阿根廷的疫情形勢嚴峻。截至當地時間3月30日18時,巴西全國共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579例。巴西政府宣佈3月30日起,所有不持有巴西身份證的外國公民均不得搭乘飛機入境巴西。而在此前,巴西已經對外國公民關閉了所有陸上邊境。作爲全球第一大豆粕和豆油出口國的阿根廷,目前已有820例新冠肺炎病例,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3月29日表示,將把全國強制隔離期延長至4月中旬。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