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烏克蘭開槍了,俄羅斯回擊了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 Sunnie

最近幾天,在美國積極的戰爭言辭渲染下,俄烏局勢變得愈發波譎雲詭。好巧不巧,17日烏克蘭東部邊境發生的小規模衝突,讓俄烏局勢更加捉摸不透。

17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烏克蘭政府軍在莫斯科時間17日5時30分,使用迫擊炮和火箭筒,向位於烏東部的盧甘斯克地區的4處居民點開火。烏部隊這次開火使用的迫擊炮,還是《明斯克協議》中禁用的武器。但烏克蘭政府軍馬上否認了這一指控並澄清說,開火的是烏東部的親俄武裝組織,他們發動的炮擊造成烏東部一家幼兒園的兩名教師受傷。

photo.jpg

其實,在此之前,在烏東部邊境地區,烏克蘭政府軍和當地親俄武裝組織時常發生衝突,但在現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上,這種事情的發生就顯得格外引人注意,也不禁讓人浮想聯翩,難道這是俄烏開戰的前兆?

雙方當事人,烏克蘭和俄羅斯,當然不希望這是前兆。

之前媒體報道烏東部地區有衝突發生的時候,烏克蘭政府基本不會澄清,因爲知道這是經常發生的事兒,但這次特意出來澄清,想表明的態度就是:這事兒不是我惹的,我無意挑起衝突,也不想打仗。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雖然比烏克蘭強得不是一點半點,但在打仗這件事上,也是非常謹慎的。雖然美國一直渲染戰爭氣氛,但俄羅斯方面已經多次表示,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解決俄烏危機,戰爭一定是其不得已的選擇。基於這樣的態度,對於這次烏東部發生的衝突,俄羅斯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在17日當天驅逐了美國在莫斯科的第二號人物、美國副大使戈爾曼。對於美國對其是在“升級事態”的指責,俄羅斯也只是淡淡迴應說,這是對美此前驅逐俄一名高級外交官的報復,而非俄方對事態的蓄意升級。

俄羅斯不想和烏克蘭打這一仗,還能從其他事上看出來。

比如,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德國總理朔爾茨15日的會晤。兩人會晤中,普京向朔爾茨着重強調了俄羅斯不希望戰爭發生的立場。同時,爲了讓朔爾茨能在其中積極發揮調停斡旋作用,普京還給德國承諾了一個大好處,即俄羅斯在4年後願意通過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向德國輸送天然氣。

再比如,爲了給俄烏局勢降溫,俄羅斯15日宣佈此前在與烏克蘭相鄰地區進行演習的俄軍演習部隊已開始撤離。俄羅斯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還透露說,他們對撤軍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

p3087011a886437491-ss.jpg然而,俄烏兩個當事人在給當前的緊張事態降火的時候,美國卻在不斷地煽風點火,就怕俄烏打不起來。

在預測16日俄烏會開打,結果並未打起來之後,美國總統拜登17日繼續自信預測,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跡象非常高,感覺戰爭“將在未來幾天發生”。

與此同時,美國對俄羅斯的撤軍說法也提出質疑。1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稱,美國沒有看到俄羅斯軍隊的“有意義的撤退”。他說他看到的,是俄羅斯仍在增兵。前美國中央情報局軍事分析師傑弗裏·埃德蒙茲也對ABC表示,俄羅斯開始部分撤軍,不等於它就決定放棄入侵烏克蘭了。美國前海軍上校、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馬克·卡西安則說,俄羅斯一直在蓄謀這場戰爭。

明明俄烏都不想打仗,美國硬要從中作梗,不斷挑起戰爭事端,究竟爲啥?

說白了,當然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如果俄烏打起來了,歐洲大陸勢必會受到影響,流入歐洲的投資就可以轉向美國,這對美國而言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另外,如果戰爭打響,俄羅斯與歐洲西方國家的外交關係也一定會有不同程度的惡化,這也符合美國的政治利益。所以,美國巴不得這兩個國家能趕快打起來。

但好在俄烏都知道戰爭對雙方誰都沒好處,能用外交對話解決的事,誰會想大動干戈呢?既然雙方都有這樣清醒的認知,那就希望俄烏局勢可以儘快平復,畢竟誰都不想要戰爭,和平纔是人類最美好的追求。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