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烏克蘭真被美國騙了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 | 丹瑋

針對近期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的大規模的特別軍事行動,一份歷史協議的有效性遭到了廣泛的質疑。在歷史上,美、英、俄等國曾共同簽訂《布達佩斯備忘錄》,就蘇聯解體後共同保證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完整達成了協議。但俄羅斯在2014年和2022年先後兩次做出了被西方認爲不符合協議的舉動,前者事實上接管了克里米亞地區,後者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仍在繼續。這使得烏克蘭政府對美國政府沒有履行“安全保證”的承諾感到不滿。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年早些時候表示,整個協議趨於無效,因爲烏克蘭並沒有受到應有的保護。烏克蘭憲法法院代表費迪爾·韋尼斯拉夫斯基也認爲,烏克蘭放棄了發展自己的核潛力,是因爲相信簽署協議的其他國家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但事實證明,他們沒有履行相關義務。

當回到這份歷史協議本身,可以發現協議文本具有模糊不清的特點。1991年蘇聯解體後,大量核武器被留在了烏克蘭。1994年美國、俄羅斯和英國分別和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簽署了一項安全保證,被稱爲《布達佩斯備忘錄》,將上述三國的核武器都交由俄羅斯,此後三國對包括烏克蘭等國在內的這些國家提供安全承諾。在備忘錄中,英美俄表示不對烏克蘭進行核威懾,不侵犯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安全,並且在遇到烏克蘭的主權和安全威脅的時候提供保護。但據專家分析,該協議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文本也沒有規定具體的義務來描述什麼是“安全保證”。參加談判的美國官員堅稱,美國不能承諾以“安全保證”來保護烏克蘭的領土主權,因爲這將迫使美國做出類似於北約保證的軍事承諾,美國只能提供含糊的“保證”,對威脅或攻擊作出相對反應。

羅斯·戈特莫勒(Rose Gottemoeller)表示,俄羅斯在協議中只使用了“garantii”或“harantii”一詞,作爲描述“保證”的一種方式,但並未用俄文和烏克蘭文明確表示美國在協議中的意思。但時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擔任俄羅斯、烏克蘭和歐亞事務主任的Gottemoeller表示,在俄語和烏克蘭語中,“Garantii”的含義就是“保證”,在場的專家和律師都認爲這個用詞是合理的,英文的“安全保證”和俄語、烏克蘭語的“Garantii”是含義平等的。但無疑,從現實情況來看,這兩個詞語的含義並不相同。

美國官員稱,烏克蘭對美國承諾的一些困惑可能來自烏克蘭自己,因爲他們試圖通過誇大協議的實質性來爲自己爭取政治利益。對此,烏克蘭總統辦公室負責人安德烈·耶爾馬克(Andriy Yermak)在7月的一次採訪中表示,烏克蘭官員正在起草一份新協議,該協議將以《布達佩斯備忘錄》爲基礎,但並不是第二個《布達佩斯備忘錄》,而是更加詳細的多邊協議,並且會增添更多細節,比如明確寫明希望得到盟國立法部門的批准和保障。據耶爾馬克說,英國和波蘭迄今已表達了興趣,但美國白宮和國務院還未對此作出反應。8d66-0ae6840cddcbb04af6b704538530d0a1.jpg

雖然,拜登政府目前已經做出一系列相關舉措,其中包括援助烏克蘭關鍵武器用以戰場上抵抗俄羅斯,拜登當局還宣佈並執行了對俄的制裁措施,試圖在經濟上削弱莫斯科。美國官員認爲,這都是拜登政府履行《布達佩斯備忘錄》承諾的表現。但協議中關於美國的相關承諾仍然存在爭議,但美國的安全保證承諾恰是協議關鍵所在,根據協議,美國承諾“如果烏克蘭成爲使用核武器的侵略行爲的受害者或侵略威脅的目標”,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儘管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Sergey Ryabkov)堅稱,俄羅斯只會在自衛時使用核武器,但仍然引發了人們對未來局勢不確定性的恐慌。但當前可以看到的是,拜登政府基本上回避引用《布達佩斯備忘錄》作爲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理由,這可能會讓人們對其對該備忘錄的有效性產生更加廣泛的質疑。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貝爾弗中心原子能管理項目(MTA)的高級研究員瑪麗安娜·布傑林(Mariana Budjeryn)表示,美國對待《布達佩斯備忘錄》的態度可能會導致更多國家對核擴散持積極態度。因爲未能合法擁核的國家會認爲,如果不能自己擁有核武器,即使與美國等核大國簽訂了安全保護協議,也無法真正阻止威脅和攻擊。

(來源:亞太日報 AP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