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 | 粵港澳大灣區爲跨國公司提供機會

亞太日報

text

作者:阿吉斯·佩雷拉

翻譯:張爍

作者簡介:斯里蘭卡工商業聯合會祕書長

2020年11月,在全球新冠疫情籠罩下,十個東南亞國家,包括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以及他們的自貿區夥伴韓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共同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雖然沒有那麼全面,也沒有像其他自貿區那樣大力削減關稅,但該貿易協定包含更大、更廣闊的經濟體,尤其包括中國。

中國已經對RCEP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產生相當大的影響。RCEP是否可以替代備受關注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從技術角度看,答案當然是“不”,但許多人認爲,其市場規模和更靈活的原產地規則將對世界貿易產生重大影響。中國總理李克強在評論這一貿易協議時稱其爲“讓人們在陰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成就,因爲他們可以很容易地將其貿易影響力從現有的多邊貿易協定如《亞太貿易協定》(APTA),擴大到一個更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多邊貿易協定。

爲什麼RCEP比任何其他貿易協定更受世界關注?

首先,RCEP成員國的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三分之一(21億人),總GDP佔全球GDP的29%;

其次,新的自由貿易集團將是最大的、覆蓋面最廣的,甚至超過《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和歐盟。

再次,RCEP包括20個章節,其中包含大量對投資有利的條款,如投資者善後、爭端解決和知識產權保護權利。這些給RCEP的投資者增加信心,同時也更加關注中小企業的權利。

圖片2.png

事實上,在全球貿易戰中一定會產生勝利者和失敗者,貿易協定也不例外。那麼,當RCEP全面運作時,誰會是失敗者?答案可能是印度,它也是最初參加談判的成員國之一,但後來因爲擔心降低關稅可能會損害當地生產商的利益而退出。問題是,印度是否感覺到早期的預警信號?只有時間才能證明這一點。

一部分印度工業界人士認爲加入RCEP將使該國進入一個更加巨大的市場,但同時對不加入該協定持保留意見。最好記住印度哲學家和經濟學家查納克亞的名言:“每個人都會犯錯,因爲你不可能活得足夠長久,所以要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現代“一帶一路”倡議(B&R)是2500年前中國商人到達西方的絲綢之路的翻版。 它爲中國提供了戰略推動力,使其不僅將經濟合作擴展到東亞和南亞地區,而且最終能夠到達歐洲,同時還能幫助像斯里蘭卡這樣一體化程度較低的南盟國家。這些國家正在努力通過經濟合作來提高國內的經濟水平和生活質量。1952年1月,甚至在還未建立外交關係之前,中國和斯里蘭卡就簽署了著名的大米-橡膠協議。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通過提供貸款來資助斯里蘭卡的項目發展,除了幾筆按商業利率提供的貸款和贈款外,大部分以優惠利率提供。這些項目涉及道路、機場、港口、電力、灌溉、電信、衛生以及科倫坡國際金融城等專門項目。

儘管“一帶一路”倡議是成功的,但它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在危機情況下的產能過剩問題,如疫情、貿易轉移、政治和社會影響。

“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國的遠見和實力,但中國仍然不遺餘力地鞏固其本土發展,以面對全球競爭。最近,中國在其境內發起另一項倡議,即組建粵港澳大灣區。在這一舉措下,中國希望通過在“一國兩制”下創造協同效應來鞏固戰略發展和快速工程。

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爲在香港設有區域總部的跨國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此外,如果《大灣區規劃》運作良好,大多數跨國企業都將在該地區設立總部,香港將會被重新定位爲新加坡的競爭對手 —— 香港爲各國總部提供空間,而廣東的九個城市將爲工廠提供空間。

中國努力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強大的經濟體,這讓人們想起了中國古代軍事家和哲學家孫子的一句名言:“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今天,在東南亞地區,由於RCEP提供的機會,中國在貿易方面相比美國或歐盟有着不可戰勝的優勢。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