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欣賞年輕人放下架子送快遞,北大畢業賣豬肉也不是問題

亞太日報

text

8月12日,央視直播《部長共話之海關總署:與馬雲、陳文玲共話何爲“海關”之“關”》,直播中播放了一段央視新聞8月10日對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專訪。

馬雲表示,永遠不能鼓勵和呼籲年輕人去做一個事情,只有這個事情本身擁有巨大的魅力、前途、進步,年輕人才會去做。

對於如何看待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提到的對年輕人找工作有擔心,不應該都去做外賣小哥,應該讓更多年輕人進入製造業一事,馬雲說:“我特別欣賞這些年輕人放下架子,敢去做快遞小哥,有什麼問題呢?我記得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只要有工作,我們都幹。無論你在製造業、快遞業,甚至當個農民,都能體會到當中的意義。”

馬雲說:“前幾年,有人說北大畢業了去賣豬肉,賣豬肉怎麼了?我覺得這不是個問題,敢於放下身段,敢於改變自己,敢於從賣豬肉裏學到東西,那才真是北大的精神。很多小年輕他選擇進入快遞業,讓中國的快遞業發生了變化,我覺得沒什麼不好。”

馬雲認爲,現在製造業的發展跟就業沒有關係,甚至製造業越發展,就業機會就越少。因爲未來所有的製造業都將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主導,就業都會向服務業發展。

2018年,馬雲曾表示,未來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貿易不是集裝箱,而是包裹爲主,貿易的驅動者不是哪個工廠、哪個企業,而是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兩年過去了,如何看待自己當時的觀點?馬雲說,互聯網導致的結果是集裝箱貨運變成了小包裹,海運可能變成空運,原來各自國家講究中國製造、美國製造,而未來是互聯網製造,全世界變成了一個產業鏈。

“中國從基礎建設投資出口走向發展內需,發展消費,我們適應新的生產關係。中國的製造業能力很強,但中國的設計能力還不如歐美,歐美的設計能力很強,但它的定製能力、製造能力很弱。所以,全球會因技術而協同起來。”馬雲認爲,在這個時候,各國之間的配合和協同尤其關鍵,最近碰上的挫折會跨越。另外,世界貿易形勢一定會發生變化,我們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形式,去適應未來技術的發展。

馬雲在採訪中感慨:“我感到了不起的是,中國人對美國的瞭解,超越了美國人對中國的瞭解。首先第一點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學習能力,因爲我們敞開胸懷,我們學習別人,學習讓我們進步。過去40年,中國人的學習能力,中國人願意瞭解世界的能力,使得我們這個國家與別的國家不一樣。第二,我們也要思考,爲什麼美國人到現在才知道中國的煙火氣,我們應該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用什麼樣的語言體系能夠讓世界更瞭解我們。”在馬雲看來,互聯網毫無疑問是個很好的與世界溝通的手段。

對於海關下半年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馬雲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馬雲說,防疫固然非常重要,中國走出了自己的獨特的模式,反應快,執行力完美,但中國如何與世界溝通,海關變“鐵門”關了也不行,還得讓人進進出出,所以關口怎麼個守法也要有技術手段和方法。另外,中國的外資外匯也會受到非常大的挑戰。

當主持人問及馬雲對未來海關的看法時,馬雲表示,以前海關的“關”是“守着”,而未來的海關會像現在提出的一樣,由監管走向服務,以監管促進發展。其中,未來的海關之間如何建立一個新型的關係,去共同思考合作與發展,成爲一大挑戰。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