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爆炸引爆黎巴嫩政治“炸彈”

亞太日報

text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大爆炸的“衝擊波”仍在蔓延。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黎巴嫩國內上演了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抗議者一度“接管”黎外交部,並闖入經濟部、環境部和銀行協會等部門;包括新聞部長和環境部長在內的內閣高官宣佈辭職,總理迪亞卜稱將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與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爆炸發生後第一時間到訪黎巴嫩,由法國和聯合國倡議的國際援助黎巴嫩視頻會議於8月9日召開,美國總統特朗普罕見與會。可以說,這場意外不僅重創了貝魯特和黎巴嫩經濟,也再度引爆了黎巴嫩政治的“不定時炸彈”,並將這個“地區火藥桶”置於危險之地。

這場爆炸導致220人死亡、7000多人受傷,並且令30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預計在100億-150億美元之間。隨着爆炸細節的逐漸披露,黎巴嫩政府治理的困境再度激起了黎巴嫩民衆對政治體制的不滿。根據1943年獨立時制定的《民族憲章》,黎巴嫩總統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總理由遜尼派人士擔任,議長由什葉派人士擔任。在民族和教派分割權力的情況下,黎巴嫩議會黨派林立,碎片化嚴重。固化的政治格局和碎片化的政黨格局,讓黎巴嫩時常處在激烈的教派權力鬥爭中,也導致政策連續性和執行力都嚴重不足,令黎巴嫩最終掉進了經濟增長乏力、貧富差距過大、政治僵局難解的泥潭。俄羅斯東方學家維亞切斯拉夫·馬圖佐夫認爲,由於需要對政府中職位按教派進行劃分,從而使黎巴嫩政權體制變成了寡頭體制,因此,黎巴嫩抗議者要求對政治結構進行全面改革,而不只是重新分配政權中的職位。

黎巴嫩當前亂局也可能在地區引發新一輪大國和地區國家博弈。黎巴嫩“依教而治”的政治格局,讓黎巴嫩政治陷入“代理人化”的局面。馬克龍之所以成爲爆炸後首個訪問黎巴嫩的外國元首,與黎巴嫩獨立前作爲法國委任統治地密切相關:在黎巴嫩的政治光譜中,法國是黎國內基督教馬龍派背後最大的支持者。同時,馬克龍的高調還與法國和歐洲近年來大力介入中東、特別是東地中海地區事務密切相關。2010年法國率先介入利比亞局勢,近期又在東地中海油氣開發問題上與土耳其等國齟齬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坐擁地中海交通樞紐位置的黎巴嫩無疑成爲法國介入中東事務的支點。在此次爆炸事件發生後,黎巴嫩社交媒體上希望法國重新“委託統治”黎巴嫩的聲音再度響起,一些人還發起簽名活動,要求法國全面接管黎巴嫩政府。

除了法國之外,黎巴嫩“馬賽克式”的政治體系使域外和地區大國都能在這裏找到抓手:2017年,黎巴嫩總理哈里里在訪問沙特期間突然宣佈辭職,就被認爲是沙特施壓的結果;另一邊,在黎巴嫩什葉派中擁有廣泛支持、並且一直與以色列針鋒相對的黎巴嫩真主黨,則是伊朗在這一地區的長期盟友;因爲歷史原因,敘利亞長期將黎巴嫩視爲自家後院,直到2005年敘利亞才從黎巴嫩撤軍。而就在黎巴嫩人還深陷於爆炸案帶來的傷痛之中時,美國駐黎巴嫩使館8日在推特上稱,黎巴嫩人“理應擁有聽取他們意見並改變方針的領導人,以迴應民衆對透明度和問責制度的要求。”俄羅斯駐黎巴嫩大使扎瑟普金8日警告稱,應防止一些國家打着人道主義援助地幌子干涉黎巴嫩內政。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黎巴嫩面臨的問題,其實也是許多中東國家共同面臨的難題。因爲歷史和地緣政治因素,中東長期困於民族、宗教和教派鬥爭之中,這不但讓中東許多國家陷於內耗之中,錯過了國家發展的機會;也給了外部力量培養代理人以謀取地緣政治利益提供了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說,貝魯特大爆炸的悲劇,是否可以促使黎巴嫩人超越宗教和民族分歧,從更廣泛國家利益層面重構黎巴嫩,是黎巴嫩18個派別、200多個政黨和600多萬黎巴嫩人民需要面對的最大考驗。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