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強勁復甦是“帶給世界的禮物”

亞太日報

text

中國商務部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多家外媒稱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2月16日召開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一個時期,國際權威機構普遍預測中國將成爲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資持續涌入中國,體現了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展現了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

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全球產業鏈可能面臨又一次重新融合和調整的背景下,一度有國際輿論認爲佈局在中國的部分產業鏈將進行轉移升級。對此,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教授萬喆表示,事實上,得益於疫情期間穩定且不斷優化的營銷環境,一些產業鏈非但沒有移出中國,還出現了一定移進的趨勢,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增長就有力印證了這一點,彰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上的穩固地位。特別是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呈現需求復甦大於供給復甦的跡象,卻無法在本地實現有效供給,中國爲全球供給作出重要貢獻。

同樣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的,還有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11月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多項指標升至2020年最好,3個“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中國四季度經濟復甦仍然強勁,11月消費和前11月投資均創下年內高點,工業則爲2019年3月以來最高。”路透社15日報道稱,分析人士認爲,11月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中國復甦動力較強勁,四季度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

消費、投資和工業增長都處於“正區間”,凸顯中國經濟韌性和活力。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製造業PMI達到年內高點。萬喆認爲,這一亮眼成績一方面與中國有效控制住疫情,製造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主要得益於中國出口不斷向好。就全球產業鏈來看,很多國家和地區復工復產情況不盡人意,而中國的供給復甦快於全球,因此不少訂單轉向中國,使得出口拉動實際遠高於預期。“中國的出口正在蓬勃發展。”德國電視一臺15日表示,中國經濟出色的數據部分歸因於出口激增。歐美的聖誕節業務提供了額外的推動力。《紐約時報》稱,11月,中國公佈的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754.3億美元,出口與2019年同期相比意外增長21.1%。增長最快的是對美國的出口,上漲46.1%,達到519.8億美元,也是創紀錄的水平。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持續增長趨勢,給全球經濟帶來樂觀情緒。尤其是在美國深陷疫情泥沼且總體防控仍存很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各國對於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的帶動有非常高期待。中國可以說不負衆望,在艱難時期較快克服困難實現經濟復甦,爲世界經濟恢復發展注入信心和動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中國對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德國財經網15日報道稱,當歐美國家處於第二波疫情之中,經濟因封鎖或半封鎖受到影響之時,中國的經濟增長仍在繼續,這是“給世界經濟的一份禮物!”德新社報道稱,中國的例子表明,新冠危機無法長期影響經濟,疫情一旦結束,經濟增長很快就會恢復。這對德國和歐洲來說是個好消息。

不限於出口供需及經濟拉動方面的貢獻,中國發展中所秉承的價值觀和理念,以及提供的全球治理新方案也給世界以啓迪。在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的當下,中國克服重重困難舉辦服貿會、進博會等一系列大型國際活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體現出中國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促進國際合作的大國擔當。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將爲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穩定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