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隨着德國新一屆聯邦議院成立,默克爾的第四屆總理任期正式結束。她將在新政府成立前繼續擔任一段時間看守總理,隨後退出德國政治舞臺。“默克爾時代”的終結也引起了中國輿論的熱議。在默克爾主政的16年間,中德關係雖經歷起伏,但總體成果豐碩,可以說是全球大國關係的典範。
在就任之初,默克爾對中國並不算十分了解,前期主導推行了一段時間的“價值觀外交”,致使中德關係“冷凍”長達半年。不過低潮期很短暫,默克爾很快就意識到中國作爲一個快速崛起的大國,塑造良好的中德關係對雙方、對世界都有重大意義。此後她轉變政策,開啓了“對華再認知”的階段,中德關係也隨之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默克爾幾乎每年訪問一次中國。除北京外,她每次都到訪一個不同的地方城市。其參訪的範圍異常廣泛,從成都的川菜館到合肥農村學校再到深圳的數字化工廠。這一時期,中德建立了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創新夥伴關係,擁有總理年度會晤、政府磋商以及戰略與安全、財金、人文三大高級別對話機制;中德貿易額屢創新高,如今已佔中歐貿易額1/3以上,中國連續五年爲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德國的汽車、機械製造、保險等行業率先享受了中國新一輪擴大開放的紅利。在此基礎上,中德還不斷拓展新興領域合作,實現雙邊關係的歷史性提升。
近幾年來,隨着中美博弈加劇,作爲西方陣營的德國在對華政策上的雜音也在增加。特別是由於美國的拉攏和施壓,德國一些政治家提出了對中國強硬的主張。在這一國際大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刻,默克爾依然堅持務實的對華政策,對穩定中德乃至中歐關係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例如在西方熱炒的華爲參與5G建設問題上,德國拒絕對華爲進行“政治審判”,沒有盲目追隨美國“一禁了之”。也正是在默克爾的大力推動下,歐方頂住美國的壓力,完成了與中國的投資協定談判。
默克爾的對華務實態度,正是來自於她長期全面地接觸中國,通過親眼看親耳聽,所形成的客觀的“中國觀”。正如習近平主席與默克爾告別通話時所說:“能感受到你對中國的興趣。”默克爾多次在採訪中闡述她的“中國觀”:過去的2000年裏中國一直處於世界領先,近代200年的相對衰弱只是例外,西方應客觀看待中國復興,不應視中國爲威脅。2019年,歐盟將中國定義爲“合作伙伴、競爭者、制度對手”,並不斷突出後者,但默克爾一直迴避“對手”之稱,她認爲中國崛起“靠得是勤奮、創造力和科技水平”,與中國“脫鉤”是不明智之舉。
德國的主政者即將易人,我們對下階段的中德關係充滿期待,盼望延續默克爾時代的良好發展勢頭,繼續引領中歐乃至全球大國關係。目前,贏得大選的社民黨正領銜與綠黨、自民黨進行組閣談判,成功概率較高。社民黨候選人朔爾茨很可能成爲默克爾的接班人。朔爾茨在擔任漢堡市長和副總理兼財長期間積極推動中德經貿合作,有望繼承默克爾的務實對華政策。
當然,德國新政府深入客觀瞭解中國需要一個過程。坦率講,綠黨和自民黨對華還存在一些偏見和誤解,近年來就中國內政以及所謂民主、人權等話題有過不少負面表態。我們認爲,這絕非中德關係的主流。期待新政府就任後,繼續秉持務實的態度,加強與中國的交流對話,以此加深瞭解、化解分歧、凝聚共識,推動互利共贏。
事實上,合作始終是中德關係的主流。近年來中德乃至中歐關係顯現一些消極面,歸根結底還是雙邊關係所觸及的領域增多所致。過去,中德關係更多集中於經貿領域,甚至是處於產業鏈中低端的經貿合作,隨着時代的進步、中德各自國力的提升,新世紀的中德合作結構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向着綠色創新、全球治理等重大領域邁進,即使是經貿合作,也由中低端向高尖端轉移。
新領域、新思維,必然會遇到新問題,出現分歧與矛盾不足爲奇。百年變局下,未來中德合作可能會更具挑戰,但只要秉持互尊互諒、求同存異的務實精神,以促進互利共贏爲導向,相信“後默克爾時代”的中德關係仍能結出累累碩果。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