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製裁俄後歐洲盟友跟風“下場” 俄與西方關係又繃緊了

亞太日報

text

近期,隨着烏克蘭東部局勢不斷升溫,俄羅斯與美國和歐洲多國的緊張關係升級。繼美國宣佈對俄製裁驅逐俄外交官後,波蘭、烏克蘭、捷克等美國“盟友”紛紛“下場”,對俄祭出強硬外交措施,北約、英國、法國等也亮出態度,向盟友美國靠攏。面對西方一連串的敵對行爲,俄羅斯一一進行回擊,並稱所有反俄行動都有美國的身影,西方在向全世界散佈恐慌。

美製裁俄後盟友跟風“下場” 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

15日,美國宣佈新一輪對俄製裁後,美俄關係再度緊張,兩國已互相驅逐多名外交官。在美國對俄羅斯“出手”後,其歐洲盟友也開始跟風“下場”,針對俄羅斯祭出強硬措施。香港《大公報》指出,近期俄羅斯外交風波不斷,且背後總有美國的影子。

在美國宣佈制裁俄羅斯的同一天,歐洲國家波蘭就率先宣佈驅逐3名俄羅斯外交官,並指控他們“從事有損波蘭利益的活動”。俄方則批評波蘭跟隨“美國大哥”反俄。

此後,捷克也宣佈將驅逐18名“被認定是特工”的俄羅斯外交官員,值得注意的是,北約組織、波蘭、英國都表態支持捷克的決定。

北約組織官員18日表示,北約支持成員國捷克調查俄羅斯在境內的“行爲”。波蘭外交部也說,全力支持捷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決定。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也發佈聲明表示:“英國全力支持我們的捷克盟友”。此外,英國《泰晤士報》援引海軍消息人士稱,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驅逐艦和一艘反潛護衛艦將於5月份進入黑海,以在俄烏邊境局勢的背景下對烏克蘭表示聲援。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網訪問時表示,國際社會應該對俄羅斯劃下“清楚的紅線”,並在俄“越線時”考慮可能採取的制裁措施。馬克龍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還表示,在目前緊張局勢惡化之際,他同意美國總統拜登提議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展開對話的做法。

路透社稱,馬克龍上述談話與法國原先對俄羅斯的立場有所“偏離”,向盟友美國靠攏。

德國國防部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稱,俄羅斯正對歐洲構成“真正威脅”。她說:“俄羅斯的武器和它在歐洲中部的軍事行動構成了真正的威脅。”不過,她還表示,這一說法不應被理解爲“反俄”,而是“重要的政治事實”,其將促進“我國和歐洲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

資料圖:俄羅斯總統普京。

“西方打算向全世界散佈恐慌”俄堅決回擊西方,考慮退羣

近期,由於烏克蘭東部局勢不斷升溫,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也趨緊,尤其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緊張關係不斷升級,雙方互相驅逐外交官。針對其他歐洲國家的強硬行爲,俄羅斯也進行了回擊。

16日,俄羅斯在公佈對美製裁的反制措施時,也就此前波蘭驅逐3名俄羅斯駐波蘭外交人員作爲迴應,俄方將驅逐5名波蘭駐俄外交人員。

17日,俄羅斯指控烏克蘭駐聖彼得堡領事進行非法活動,要求其在22日前離境。同日,烏克蘭進行回擊,要求俄羅斯駐烏大使館一名高級外交官22日前離境。

18日,俄羅斯宣佈驅逐20名捷克駐莫斯科大使館外交人員,以報復捷克驅逐18名被認定是特工的俄羅斯外交官員。俄羅斯並召見捷克大使表達“強烈不滿”。捷克總統府辦公廳國際處處長魯道夫•金德拉克稱,在捷克大使館20名工作人員被從俄羅斯驅逐後,使館將僅剩5名外交人員在工作。

針對捷克驅逐俄外交官的措施,俄羅斯外交部還指出:“這一敵對行動是捷克近年來採取的一系列反俄行動的延續,從中不可能看不到美國的身影。在最近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背景下,捷克政府努力取悅美國,在這上面甚至超越了其大洋彼岸的主子。”

此外,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說,鑑於最近發生的反俄事件,可以討論俄羅斯退出歐洲委員會議會大會(PACE)的可能性。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西方國家蓄意向全世界散佈恐慌,目的是掩蓋自身問題的重負。

扎哈羅娃接受俄羅斯第一電視頻道採訪時說:“我們的西方夥伴打算向全世界散佈恐慌,加劇歇斯底里的狀態。這是蓄意而爲,故意這樣做,答案顯而易見。無法解決自身問題帶來的重負,迫使西方利用這種行爲模式”。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