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第一街”杭州四季青現直播禁令
服飾批發市場爲何與直播決裂
四季青是杭州規模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之一,也是全國服裝經濟的晴雨表。據不完全統計,那裏有二十餘家專業市場、超2萬個檔口,包括:新老中洲女裝城、九天中星服飾城、廣州原創女裝、杭州杭派精品服裝、四季青精品女裝、新老意法服飾城、常青休閒女裝等。
舉起手機,漂亮小姐姐對鏡頭講解衣服的尺碼、亮點,根據公屏上的評論互動,按鏡頭另一邊的觀衆要求,轉身、換衣、展示衣物的方方面面……
這是近幾年爲人熟知的線上直播間賣衣一幕。
但在“中國服裝第一街”杭州四季青,其中的常青市場打響驅逐直播第一槍——今年3月,市場發佈公告,經營戶和外來人員在本市場內禁止直播、走播。
四季青市場爲何要“逆流”而行?時間過去一個月,這場禁播風暴在市場內部掀起怎樣的浪花?直播帶貨和批發行業有着天然衝突的基因嗎?直播帶貨又是動了誰的蛋糕?
從拒絕走播到禁止直播
作爲二批女裝市場,常青市場對直播的對抗步步升級。
所謂二批,是指商戶從工廠那裏進貨,自己組貨,一家店裏有上衣、褲子、外套等種類,相對齊全;而“一批”往往只做一種款式或一類衣服,以供應二批商戶或實體零售商。
34歲的李楊在常青市場打理着兩個100多平方米大的檔口,經營女裝。他記得,早在2020年,常青市場管理方就不支持外來主播進入市場直播帶貨,“也就是走播”。
今年3月,市場又發佈公告,經營戶和外來人員在本市場內禁止直播、走播。
邊走邊播,帶着網友逛四季青的外來直播團隊曾紅火一時。“他們這家店看看,那家店逛逛,把每個檔口的衣服在批發價基礎上加價七八十元賣出去,賺差價。”李楊說,起初,幾乎家家商戶都默許走播,“雖然知道這不利於批發市場生態,但其他商戶都同意了,只有你不做,你的銷量就上不去”。
“收益是提升的。”李楊承認,可他逐漸覺得,這個商業模式無法長久運作,“走播的優勢是零成本,他們在市場內到處走,款式特別多,但不會長久地停留在一家檔口。”
去年上半年,李楊感覺市場內的走播基本消失。但去年3月,疫情下,生意一度停擺。爲了把積壓的春裝賣出去,李楊在微信視頻號開啓私域直播,妻子成爲穿版主播,“第一場播了兩三個小時,賣出100多件衣服。”此後,直播成爲檔口換季促銷的常用手段。
雖然如此,李楊堅持認爲:“直播只是新的電商形式,但可能只有幾年的風口。相對於電商,實體經濟的根基更牢固。”
只允許批發客戶進直播間
李楊強調,他們的直播只針對零售店客戶,而不是散客消費者。
他經營的檔口已在常青市場立足十多年,擁有數百位零售店客戶,除了江浙滬,還有不少來自遼寧、四川、雲南等地。“這羣零售店客戶纔是我們長久的客源,如果我們直接在批發市場打價格優勢,做面對消費者的直播,對零售店客戶就太不負責任了。他們的貨還怎麼可能賣出去?”李楊說。
程夏利也有相似想法。作爲已經賣服裝8年的老行家,她在常青市場的店面有160平方米,生意很好。
程夏利做過幾場直播後,實體店客戶找了過來,他們很生氣,因爲“直播間是批發價給到零售客戶,但是實體店進貨商拿回去之後,還要加上人工費、房租等費用,要比直播間賣得貴。消費者自然會選擇直播間,而非線下實體店”。
後來,程夏利開始禁止零售客戶進入直播間,只允許批發客戶進入。
“將心比心,如果我們二批人員去廠家拿貨,廠家也有直播賣貨,我們也覺得不開心的。”程夏利擔心,這會流失本來的實體店客戶,長此以往也會影響市場生態,“總不能什麼錢都要賺,不然,市場整體運行不好,會不會雞飛蛋打呢?”
“不變纔是最大的風險”
四季青聚集着22家專業市場、近1.4萬個攤位。對於直播,各家市場管理方和商戶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在四季青精品童裝市場,店主胡慶美最早嘗試直播帶貨。她無法理解禁播,“線上有這麼大的市場爲什麼要放棄?”
至於其他商戶擔心的批發、零售客戶的生存空間,胡慶美坦言,在直播間,自己針對批發、零售商和個體消費者進行的是差異化銷售,“標識不同編號,用不同價格銷售。”
對於直播,四季青精品童裝市場管理方和商戶們抱着提倡鼓勵的心態,“招商部每天下午1點到各個商戶中走播,也手把手教大家直播,就爲了在線上增加曝光率,實現線下引流。”
胡慶美還有一種猜測,服裝批發市場出臺禁播規定,是不是管理方擔心大家都轉做線上直播,會影響檔口價格,“如果這麼想,格局就太小了”。
在四季青打拼了18年,胡慶美感慨,“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人在變,事在變,如果我們不變,纔是最大的風險”。
市場管理方:
爲了保護實體經濟客戶
身處直播電商之城,作爲時尚風向標,爲何不去追趕“直播”大潮,反而逆流而行?市場管理方出於怎樣的考量?
杭州四季青常青服裝市場張經理說,市場主要經營休閒女裝品類,有300多家經營戶。直播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市場的批發客戶們,“直播間進一步擠壓了這些批發實體店的生存空間。”
“我們目前的立場,首先我們是批發市場,要保護好市場的批發客戶們,通過禁播能夠保護這些批發客戶們的利益;其次,很多的經營戶們向我們表達了同樣的問題和需求,禁播也在維護正常的經營秩序。”
禁播實施一個月以來,張經理稱,沒有收到任何反對的意見。
至於禁播會不會一直持續,這條路是否正確,張經理表示,管理方也是處於嘗試和摸索的階段,只能先保護好賴以生存的批發客戶方,讓他們感到放心,才能維持市場高效長久運轉。
現在,每天常青服裝市場的人流量在日均2萬左右,比起巔峯期的接近3萬仍有差距,“現在,要回暖起來了,就希望有更多的批發商能線下走進市場,促進市場經濟繁榮。”
張經理表示,禁播,並非不支持直播賣貨,而是在利益衝突時,選擇保護市場的實體經濟客戶。
新聞觀察
直播和批發
有天然衝突基因?
湖北某縣城56歲服裝零售商潔娜看到了四季青禁播的新聞,她認爲“這個舉措對我們是個好消息”。
“批發市場搞直播,價格比我們要便宜,顧客看到後,肯定會對我們實體店產生影響。”潔娜手機微信裏共躺着468個供應商和廠家的聯絡人,其中四季青佔了大部分。
她在湖北一個小縣城做了20多年的服裝生意,剛開始主要做年輕品牌。2017年之後,淘寶連帶着直播平臺的崛起,她眼看着實體店的生存空間遭到擠壓,於是將客戶羣體轉向了中老年羣體。“中老年羣體幾乎不會也不敢在直播平臺上下單,他們更喜歡到實體店上身試穿,所以生意稍微好一點。”潔娜說。
主播青青2018年9月份加入直播大軍,最高峯時,她一分鐘換下十幾套衣服。不過,跟衆多批發商戶一樣,青青做直播也有顧慮:“擔心會流失多年積累起的線下顧客。”
青青的焦慮,也是四季青主播們整體的焦慮。在直播帶貨席捲四季青的浪潮之下,當流量向頭部主播聚攏時,小主播們的生存空間同樣也受到擠壓。“現在很多源頭工廠也在直播,對四季青的二批商戶,也是一種打擊。我們不能幹等着客戶拿貨,只能主動出擊。”青青說。
在青青看來,實際上,實體經濟和直播帶貨並不衝突,“衝突的是直播電商跟批發行業,因爲直播電商做的是零售生意,手握市場最低價,勢必會擠佔採購商的生存空間。 ”
那麼商戶們又該如何避免與客戶起衝突?青青認爲,商戶在直播間的報價應該高於批發價,將線上款式與線下款式區分,同時可以讓客戶看直播拿版,給客戶走批發價。
“服裝批發市場最容易被互聯網所顛覆。服裝行業的邏輯,是讓供應端的產品儘可能又多又快找到買家,同時減少庫存。”浙江傳媒學院教授朱永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直播電商恰恰壓縮了中間環節,減少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直播,直接獲得了用戶反饋,實現反向以銷定產。”朱永祥表示,“爲什麼四季青要‘倒逼’自己‘逆流而行’呢?實際上很有可能是有人沒賺到錢,沒利潤了,批發市場是個傳統的線下市場,有許多不同的分銷渠道,涉及的環節越多,要‘照顧’的人也越多”。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採訪時認爲,四季青之所以會這樣做,可能和市場方面的策略調整有關係,“四季青不少商家是批發商,他們現在也許想沉下心來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往直播電商的突然涌入,多多少少讓市場有些浮躁,而現在的做法也是讓行業更爲規範,可以持續發展。”
“四季青的這個做法我覺得要理性看待,直播行業通過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以後,總要慢慢地迴歸正常,直播電商也是一樣。”朱永祥說,“現在很多MCN機構,四季青自己也有,而這些機構對於專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換句話說就是越來越專業”。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