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份全球人權制裁名單更多體現象徵意義

亞太日報

text

近日,英國宣佈對來自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朝鮮和緬甸等國共計49個涉嫌有侵犯人權的個人和團體實施新的制裁措施。

該份全球人權制裁名單是基於2018年《制裁和反洗錢法案》制定的,英國不僅建立了新的全球人權制裁機制,還確立了對全球侵犯人權的個人和組織實施制裁的法律基礎。通過這項立法,英國將擁有新的權力來阻止英國認爲嚴重侵犯人權的個人進入英國,以及通過英國金融機構轉移資金或從英國經濟中獲利,凍結個人資產等。此前,基於人權的制裁措施都是與歐盟或聯合國共同實施。對英國而言,該制裁措施的制度和象徵意義重大,這標誌着英國首次獨立推行基於侵犯人權的制裁行爲和機制。

英國脫歐在即,“全球英國”的構想需要落實,英國需要全方位、多領域佈局全球。英國希望通過此次制裁措施強調英國外交政策的獨立自主,以及維護英國大國地位。儘管在2020年12月31日前,歐盟的制裁政策仍適用於英國,英國已經迫不及待試水本國的人權制裁政策。根據英國外交部網站的消息,該人權制裁機制凸顯了英國作爲全球公益力量的地位,凸顯了英國對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的承諾。但是,英國人權制裁機制的效果如何仍待觀察。

英國對俄羅斯、沙特等國的制裁可能會損害雙邊(戰略)關係。在2018年謝爾蓋•斯克裏帕爾死亡後,英國與俄羅斯的關係降至冰點。本次制裁名單的出爐將會進一步惡化英俄關係。但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仍主張實行嚴格的制裁機制。根據《2012年美國馬格尼茨基法案》的英國版本,英國一直致力於制裁俄羅斯、沙特和朝鮮的特定個人和組織。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法案是拉布和前工黨外交大臣大衛•米利班德共同在英國下議院提出的,這意味着該法案具有跨黨派共識的意味。

就算制裁越來越精準,但制裁背後涉及到各方的實力以及國際社會的支持力度,效果越來越難判斷。一般而言,如果集體實施制裁,制裁的效力會更大。英國期望利用其自主制裁機制與歐盟、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進行合作。但是,制裁措施對雙方而言是兩害的,對全球社會也是有害無利。一旦打開制裁的潘多拉盒子,英國與其他被制裁國很難找到一個達成和解的方式。人權制裁名單是英國外交博弈甚至戰略壓制的工具和手段,這充分說明英國政府爲了刷存在感,顯示其在國際舞臺上仍是一個主要玩家。

進一步說,制裁更多的是一種信號的釋放,制裁本身並非是目標,也遠非真正的問題解決之道。但英國人權外交的背後充滿了西方狹隘的人權觀。因此,人權制裁措施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