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正式通知聯合國,美國正在“快速恢復”2006年以來針對伊朗的所有國際制裁。他隨後發表講話稱,因伊朗“嚴重不履行”“伊核協議”中的義務,要求聯合國重新啓動對伊朗的所有制裁。
蓬佩奧的話音剛落,英、法、德三國外長即發表聲明稱,美國已經退出伊核協議,無權要求聯合國“快速恢復”對伊制裁,歐洲三國無法支持美國要求聯合國重啓對伊制裁——打臉來得不要太快。
而就在一週前,美國向聯合國提交了無限期擴大對伊朗武器禁運的提議。然而,安理會15個國家中,只有多米尼加共和國與美國一夥,支持該提案。美國的主要盟國英、法、德全部棄權,中、俄投了反對票。
近來,特朗普政府開始在伊核問題上發力,有三個動向值得注意。
首先,儘管結果可能是自取其辱,但美國是一定要拿伊核問題在聯合國鬧一鬧的。蓬佩奧在聯合國列舉了幾個伊朗鈾濃縮水平和庫存超過了核協議限制的例子,但這些都發生在2018年5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而在此之前,國際原子能機構證實,伊朗一直在遵守自己的義務。
蓬佩奧堅稱,美國有明確的權利動用“快速恢復”機制,因爲這項協議被載入聯合國第2231號決議。從程序上講,要觸發伊核協議的“快速恢復”機制,必須由伊核協議的一個成員國通知安理會伊朗沒有遵守協議,而且要啓動相關制裁需要30天的時間表。美國現在並不是伊核協議成員國,所以美國也沒有權利向安理會提出申請。
按照蓬佩奧和特朗普無理也要鬧三分的性格,他們必定要在聯合國第2231號決議上做文章,在安理會反覆遞交幾次提案。由於英、法、德及中、俄的反對,美國這次嘗試肯定還會以失敗告終。同時,美國也會阻撓其他常任理事國的涉伊提案。這一過程將加深安理會的分裂,並可能加速伊核協議的坍塌。
其次,美國對伊朗的“全球孤立”正在加深。特朗普政府一直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政策,不僅恢復了制裁,還試圖在外交上孤立伊朗,在中東構建“遏伊聯盟”。美國對伊朗的施壓還將繼續加大。8月6日,蓬佩奧宣佈美國國務院伊朗問題特使布賴恩·胡克辭職,這就相當於排除了美國與伊朗在今年內進行外交活動的可能性。
胡克於2017年初擔任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是蒂勒森的得力干將,也是伊朗問題專家。胡克是溫和的務實型官員,他提出美伊間恢復直接對話的可能性,相較於特朗普和蓬佩奧的強硬和蠻幹,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稱讚他“在波濤洶涌的水域中舉足輕重”。
胡克辭職後,將由對伊態度強硬的埃利奧特·艾布拉姆斯接任,後者還同時兼任美國國務院的委內瑞拉特別代表。這就意味着,在對伊朗政策方面,特朗普和蓬佩奧已剔除了最後的反對聲音和政策羈絆,下階段可以肆無忌憚地加大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和“外交孤立”。
最後,在大選前特朗普必將把“中東牌”打到底。特朗普因疫情控制不力在國內備受指責,經濟衰退是其連任的又一大挑戰。而在此時,特朗普希望轉移國內注意力,在外交上做出點“成績”,中東是其努力的重要方向。
近日,以色列與阿聯酋簽署“亞伯拉罕協定”,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這是以色列自1948年獨立以來,與阿拉伯國家簽署的第三個和平協議。特朗普希望用這一“歷史性的突破”給自己臉上貼金。同時,特朗普還把伊拉克新總理卡迪米請到白宮來,向其表示駐伊拉克的數千美軍將會很快“撤出”,雖然未明確時間表,但是想借中東做點成績的心態非常明確。
然而,美國選民在做出投票決定的時候,關注更多的是經濟、失業率、稅收、種族、移民等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並不十分關注外交行爲,更何況是與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中東問題。最關心以色列的是福音派選民,但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一事已迴應了他們的關切,他們是否會繼續做特朗普的“鐵盤”更多取決於特朗普的國內政策。在兩黨極化的背景下,特朗普和拜登都在爭取中間選民,而決定中間選民立場的也不會是中東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選前在中東問題上發力,主要是爲了顯示自己“很能幹”,而他能顯示自己的議題並不多,同時他要引導輿論和佔據版面。爲實現這一目的,他會繼續加大對伊朗的壓力。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