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艾仁
獎牌無疑是偉大的,但奧運賽場上一些英雄惜英雄的動人時刻可能更偉大。
據《商業內幕》報道,在8月1日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女子100米跨欄半決賽中,牙買加選手亞尼克·湯普森和匈牙利選手盧卡·科扎克都不慎摔倒,這一摔也摔碎了她們的奧林匹克之夢。
面對殘酷的現實,兩人都在賽場上流出了失望的淚水。隨後,率先恢復過來的科扎克站了起來,強忍悲痛,走向湯普森並伸手將她拉了起來。兩人並肩走下賽道的溫馨場景無疑生動地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
而在另一邊的男子跳高比賽中,也出現了感人的一幕——意大利選手坦貝里和卡塔爾選手巴爾希姆相視一笑後同意共享金牌。
坦貝里和巴爾希姆是一對好朋友,在通往東京的路上,他們都經歷了嚴重傷病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不便。兩人互相鼓勵,一起奮鬥,爲夢想咬牙堅持。在雙雙衝擊2米39失敗之後,他們決定不再加賽,而是共享這枚奧運金牌。
巴爾希姆賽後表示:“當裁判來詢問進行加賽的那一刻,我看向他,他看向我,我們就已經知道了。我們只需看對方一眼,就知道比賽結束了,完全沒必要再比下去了。”
他補充說:“坦貝里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不僅是在田徑場上,場外也是如此。我們一起訓練一起努力,這是夢想成真的一刻,這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和運動家精神,我們來這裏就是想向所有人傳遞這樣的信息。”
正是因爲同爲運動員,有着相似的境遇與經歷,纔會看到獎牌背後的故事和精神,才更容易萌生惺惺相惜之感,無關輸贏,不論成敗。
在7月30日舉行的乒乓球男單半決賽中,德國名將奧恰洛夫與“大滿貫”得主馬龍打到決勝局,最後兩分惜敗。他跌坐在地,一瞬間從山峯之巔墜入萬丈深淵。
儘管過去十幾年中,奧恰洛夫從沒有贏過馬龍,東京的失利更是讓他徹夜難眠,但他從不吝嗇對這一勁敵的誇獎。他說“馬龍充分展現了乒乓球運動的無窮魅力,爲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並祝福他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好運。
馬龍也在賽後表示,兩人私底下關係很好,他認爲奧恰洛夫“是外國隊員裏最努力、對勝利最渴望的球員。無論贏他多少次,他都會想辦法在下次比賽中戰勝你。這種精神也一直激勵着我。”
作爲世界級運動盛會,奧運會倡導的不僅是“更快、更高、更強”,還倡導更人性化的、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就像我們常說的那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參與比獲勝更重要。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