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拉加德警告一帶一路具「債務風險」

Asia Times

text

有一個令人生厭的兩字詞語一定會惹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無論他在何方,該字眼似乎都在他耳中迴盪。企業債務、地方政府債務、消費者債務。現在還有一帶一路的債務。亞洲時報(

ATimes.com

)報導

在最新的警示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警告與懷著宏偉全球願景的習近平合作的夥伴,他們即將面臨潛在的風險。

在被稱為亞洲達沃斯的海南島參加博鰲論壇後,拉加德本周四在北京發表講話,她談到了未來的「挑戰」。

拉加德在一個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中國人民銀行策劃的會議上說:「一帶一路可以為夥伴國家提供急需的基建融資。不過,這些企業或會導致債務增加,變相可能會限制其他支出,債務增長亦會為收支平衡帶來挑戰。」

一帶一路的核心是被稱為「新絲綢之路」的超級高速公路,將中國與亞洲、非洲、中東和歐洲的68個國家和44億人連接起來,是個價值數萬億美元的複雜基建項目。

然而,由於其龐大的規模,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強調,在計劃中的「8萬億美元交通、能源和電信基建」項目背景下正存在著「主權債務風險」。

在一份題為「從政策角度審視一帶一路的債務影響」的報告中,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全球發展中心指出,有23個國家可能容易出現「債務危機」。巴基斯坦、吉布提、馬爾代夫、老撾、蒙古、黑山、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都被評為「高風險」類別。

全球發展中心的訪問研究員、此研究報告的合著作者赫爾利(John Hurley)在一份聲明中說:「一帶一路為各國提供了迫切需要的東西 - 基建融資。但當談到這類型的貸款時,過猶不及就未必是好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拉加德在強調更廣泛的問題時提到這些隱憂。但她亦明確表示,北京完全「意識到」一帶一路這麼大規模的項目中潛藏的陷阱。

拉加德在北京會議上表示:「在公共債務高企的國家,謹慎管理融資條款至關重要。這將保護中國和與其合作的政府避免達成在未來會造成財政困難的協議。」她補充說:「幸好,我們知道中國的領導層意識到這些潛在風險,也知道應對挑戰的策略。」

拉加德說:「參與一帶一路的各機構之間的總體框架將有助為所有持份者提供清晰的信息。對於已經獲批的項目,爭議解決系統可以防止小問題轉化為複雜情況。

以創新理念來管理「新絲綢之路」計劃肯定是最關鍵的,因為其規模和深度都很驚人。此外亦有助防止習近平和他的全球合作夥伴陷入債務陷阱。

撰文:評論員Gordon Watts

原文:

http://www.atimes.com/article/imf-head-lagarde-warns-belt-road-debt-risks/

更多:http://www.atimes.com/

相片:AFP / Wang 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