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界衝突需要印度創造性的“轉危爲機”

亞太日報

text

9月21日,中印兩軍第六輪軍長級會談在兩國邊界實控線中方一側的莫爾多舉行,雙方共同發佈了聯合新聞稿,就“停止向一線增加兵力,不單方面改變現地態勢”等內容達成共識。與前五輪軍長級會談不同,印度外交部首次派代表——東亞司司長史耐恩參與會談。而有望10月接替印度第14軍指揮官辛格的梅農中將也參與了會談。此人對華強硬,目前爲中印邊界東段一印度陸軍山地師師長。這次會談是繼9月10日王毅外長與印度外長蘇傑生在莫斯科會晤達成五點共識以來,爲緩解雙方長達4個半月的緊張邊境局勢而做出的積極嘗試。

9月24日,印外長蘇傑生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論及中印關係時,他認爲中印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局面,雙方都要適應彼此的崛起,邊界問題只是兩國在共同崛起過程中所面臨問題的一部分,從長遠來看雙方只有通過談判尋找解決方案。蘇傑生的觀點符合其在今年8月發佈的新書《印度之路:應對不確定性世界的策略》中所闡述的看法,即任何關係都要超越政治和侷限,以長遠眼光爲重。不過他也認爲,中印關係的未來與兩國的邊界問題密不可分,確保邊界的和平與安寧是維護過去30多年兩國所取得進展的關鍵。對於崛起中的印度,他主張應更加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的利益並堅守立場。審視當前中印邊境衝突的馬拉松式談判,正體現了當前印度的這種思維轉換與矛盾心態,即在戰略層面強調要用長遠的眼光來審視中印關係,但在涉及具體談判的戰術層面又不肯採取互諒互讓的合作態度,而是單方面的“漫天要價”,使談判不斷陷入死循環。

本輪軍長級會談依然進展緩慢,像前三輪軍長級會談一樣都歷經了長達10多小時的艱難談判,足見雙方分歧依然嚴重。關鍵的障礙在於,雙方對實控線存在認知差異,而領土主權問題又是一國核心利益,各方都避免在這場“膽小鬼遊戲”的博弈中成爲獨立的“膽小鬼”。同時印度對其崛起的認知又進一步強化了其在對外戰略中的強勢需要和政治決心。在這輪談判中,印方頑固要求中國軍隊單方面全部從衝突區域撤離,並恢復至4月份以前的所謂“現狀”,同時還要求中方減少在邊境地區的兵力部署等,因此導致本輪會談實際上只達成了不進一步升級態勢的共識。而印度疫情的持續蔓延、經濟狀況的不斷惡化、社會矛盾的集聚爆發等因素,又將導致莫迪政府在處理中印邊界問題上面臨更大的政治敏感性和風險性,進而增加了後續雙方談判的不確定性。

在雙方長期信任赤字以及印方頻頻失信的背景下,中印邊界態勢進一步惡化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儘管這並非雙方的政治意願。未來發展形勢主要取決於印方能否恪守信用,特別是莫迪政府能否將其政策在一線貫徹實施。由於受國內政治體制、社會結構因素以及利益集團阻撓的影響,印度長期以來國家能力偏弱,即決策者將其政策真正全面貫徹落實的能力較弱。而歷史上有關戰爭不可避免的信念又恰恰是導致戰爭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爲它會極大的影響決策,進而導致“自我實現的預言”。在中印邊境地區屯兵20多萬的印度應吸取歷史教訓。

要緩解危機降級局勢,中印不僅要停止向一線增兵,接下來還應討論從一線撤軍問題,避免雙方在邊境展開軍備競賽而陷入安全困境。中印作爲背靠背的鄰居,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這也說明了印度想要發展一種怎樣的中印關係對於印度的崛起至關重要。當前在中印邊界衝突中莫迪面臨的選擇:要麼戰略短視地賭上國運,要麼創造性的“轉危爲機”。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