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逆週期政策不斷加碼,“新基建”近期在高層會議中頻繁被提及,並在資本市場上反應劇烈。
圍繞新基建,大批學者專家、市場人士紛紛各抒己見。一些觀點認爲,新基建是穩投資、擴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也是促升級、優結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環節;另一些觀點則認爲,新基建的總量並不大,其本身的性質也不適合作爲經濟刺激的手段,因而對經濟拉動的效果十分有限。
儘管眼下新基建的投資規模還比不上傳統基建領域,但後勁十足。關鍵是要把新基建轉化成產業的新動能,不斷孕育新需求,進而撬動更大規模投資、形成正向循環。
不適合作爲短期刺激工具
新型基礎設施,是相對於以往鐵路、公路、機場等傳統基礎設施而言的,涉及5G網絡、數據中心等多個領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一段時間以來,多個省份也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新基建”項目。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近日表示,從長遠來看,新基建很有前景,中國也需要搞。但在目前的關口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一定要認真分析。“現在概念炒起來以後,最實際的可能就是股市上有反應,有些行業的股票大漲了,但和真正穩增長還是兩回事。”
劉世錦表示,從經濟穩定增長的角度來講,現在需要採取一些“非常規”的對衝措施。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了各種刺激經濟的方案,流傳較廣的是各省份出臺的數十億基建投資計劃,這些其實是各省份多年的投資計劃,不僅是今年的。投資內容大部分還是傳統基建,新基建體量從廣義角度最大也就佔10%左右,“還是挑不起大梁”。
新基建在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被第一次提及,2019年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2月中央深改委會議、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持續對其作密集部署。從中央會議內容看,新基建側重於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
劉世錦稱,關於新基建的內容,不少分析採用“7項”的口徑,即5G網絡、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他表示,“相比中央文件顯然是擴容了”。如特高壓輸電、城市地鐵其實已經搞了很多年了,再歸到“新基建”中比較勉強;5G、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有必要的,但也要視相關產業發展程度而言,如5G的垂直領域深度應用發展仍需一定時間,充電樁所涉及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當前也還存在瓶頸等。
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陳永偉也撰文分析稱,基礎設施是爲了奠定長期發展基礎,爲提升特定產業的未來回報而服務的,它本身未必具有經濟刺激手段所需要具有的特徵,也未必適合用於作爲短期調控政策。
陳永偉表示,從總體量上看,新基建的規模並不算大。如果將新基建定義爲媒體所指的七個領域,那麼其年內可以達到的投資總量大約在1.1萬億,這個體量很難達到有效對衝疫情影響的效果。
國金證券發佈的研報也顯示,新基建本身的特質決定了它難以承擔起短期刺激工具的角色。它們大多是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的。相比於傳統的基建,同樣數量的投資規模所能帶來的新增就業將會更少。因此,如果純粹出於短期刺激的目的,它們的效果其實並不如“鐵公機”等“舊基建”。
這是否意味着“新基建”不重要呢?陳永偉認爲,恰恰相反,正因爲“新基建”可以通過相對較小的投資就能有效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提升社會的福利,所以它理應作爲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來進行。儘管疫情對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干擾,但是它並沒有改變整個經濟發展的方向,高質量發展依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只要這一點不變,爲未來的高質量增長奠定基礎的重要性就要遠遠勝過短期的刺激。
北高峯資本創始人閔萬里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基建並不是通過投資方式拉動短期經濟刺激的手段。新基建的意義在於爲中國經濟發展提供長期釋放生產效率的基礎和動力源泉,解決的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新基建是面向未來的投資,新基建的“新”在於科技含量和技術含量,是產業智能升級,目的是通過技術含量的提高來提升勞動生產率。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也表示,“新基建”將點亮中國經濟的未來,提振各方信心。
給民間資本更大的發揮空間
儘管新基建當前規模尚不足,但是新事物發展有過程,未來新基建的佔比會越來越高,增量貢獻會越來越大。而且新基建將通過上下游聯動效應,進一步帶動新興製造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高技術領域的投資和生產一直在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2019年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分別增長17.3%和13.2%,增速較整體投資分別快12.2和8.1個百分點。從生產看,2019年高技術製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8.4%,增速分別較規模以上工業快3.1和2.7個百分點。
當前,新基建還起到穩預期的作用。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基建是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5G、大數據等建設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對其他製造業和服務業起到帶動效應。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硬缺口”,短期通過新基建投資雖難以完全彌補,但其對穩就業、穩預期仍起到積極作用。
劉哲認爲,新基建的作用並不在於補“硬缺口”,而是抓住疫情期間互聯網的替代性增長和創新性增長的契機,加快互聯網對工業領域的滲透率和賦能作用,加快推進產業的“軟轉型”。
閔萬里還提出了“人才基建”的概念。他認爲,新基建必須要做好“人才基建”。產業裏不缺乏工程師和行業專家,但產業裏掌握數字智能技術的人才非常短缺。要讓產業內的工程師能夠迅速上手,拓寬產業工程師的“新基建”技術素養,解決產業的痛點。
“新型基礎設施建好只是第一步,關鍵是把新基建變成產業的新動能。”閔萬里強調,在投融資機制上,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政策資金轉化成產業資本,不能只指望政府財政撥款,需要通過政策導向調動民間資本,必須要有產業跟隨的新機制。
陳永偉也認爲,在“新基建”的過程中,可以考慮給民營資本以更大的發揮空間。相比於政府和國企,民營資本有着更強的市場嗅覺,也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商業模式來支持自己的商業目的。舉例來說,雲計算技術是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按照通常的理解,它應該是由政府來完成的。但在現實中,我國的雲計算髮展幾乎都是由民營資本推動的,它們不僅革新了技術,還創造出了龐大的市場。考慮到這點,我們不妨放低對一些基建項目的准入門檻,讓民營資本進來,成爲這些基建項目的主力軍。而政府只需要做好宏觀的把控,制定好相關標準就可以了。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