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上僅存的最後一個超級大國。俄羅斯的地位有所下降,而崛起的中國不僅在中國南海蠢蠢欲動,甚至進入了印度洋。亞洲時報(
ATimes.com
)報導
針對中國的擴張以及北京正在成為海事威脅的擔憂,華府最近與堪培拉、新德里、東京政府一起形成了新的聯盟與之抗衡。但這個四國組合的有效性仍然令人存疑。
按照條約義務,一旦北京試圖侵佔中國東海的釣魚島/尖閣諸島,華盛頓必須出手幫助東京政府。有人可能會懷疑美國是否真心願意因為一堆無人居住的石島而與中國對抗。
二戰結束後簽訂的波茨坦公約(Potsdam Declaration)指出:「日本的主權僅限於本州島、九州、四國以及一些我們認定的小島。」這讓事情變得更為複雜。
那這些小島到底應該歸哪一國?
長期以來,首爾與東京政府之間因東海/日本海的荒島獨島(Dokdo)/竹島(Takeshima )而意見分歧。這些島嶼是20世紀初日本侵略朝鮮半島並進行殖民統治時最先搶佔的領土。
現時這些島嶼由首爾政府佔據並控制,但東京政府仍然對其虎視眈眈。華府在這件事上並未表態。這些島嶼剛好位於日本與南韓中間,而1945年的波茨坦公約並沒有對此明確提及。因此,鑒於南韓和日本都是聯盟的成員,如果這件事上需要干預的話,華府應該支持哪一方呢?
考慮到美國在保護南海上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越南的專屬經濟區(Exclusive Economic Zones)完整性方面並無太大貢獻。這些國家均對中國所稱的九段線區域(Nine Dash Line)具有依法擁有的權利。其中牽涉的利益包括捕魚權,以及該區域所有國家都需要的能源資源。
但華府的確與菲律賓及台灣都簽署了軍事協議。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並未將航行自由(Freedom of Navigation Operations)視為首要任務。在這些爭議水域的航行自由活動並不頻繁。雖然華府的確將向該地區派出軍艦,但給予的解釋並非十分強硬。關於這些爭議水域的歸屬問題,並未向北京發出正確的信息。
中國已經開始進入印度洋,此舉有多重目的。這些水域具豐富的漁業資源,以及潛在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中國擴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地緣政治。
北京政府從中東地區獲得的能源供應,需要沿著海上的交通線並跨越多個咽喉點(choke points)運輸。中國希望保衛通往馬六甲海峽(Strait of Malacca)的通道,這正是其中一個咽喉點。印度洋上的環礁與一些小島組成的馬爾代夫島鏈正是通往此咽喉點西邊的有利位置。
說到底,這些盟國能期望美國在防衛北韓或者中國等更大的問題上發揮甚麼作用呢?
撰文:評論員Robert E. Mccoy
原文:
http://www.atimes.com/article/beijing-testing-fault-lines-us-support-allies-across-asia/
相片:Navy handout via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