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人民幣結算“再下一城” 全球最大買家中國爭取定價權

亞太日報

text

 中國企業在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迎來了好消息:寶武鋼鐵集團下屬寶鋼股份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近期完成了首單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總金額爲1億多元人民幣。

  在今年1月和4月,寶武集團已分別與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完成首單人民幣跨境結算。這意味着,鐵礦石人民幣結算“再下一城”,寶武集團完成“三連擊”,其與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之間都已實現了鐵礦石交易的人民幣跨境結算。

  做生意,最大的買家必然是市場上的香餑餑,而中國就是全球鐵礦石的最大買家。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0.7億噸,創下歷史第二高進口量,也佔當年全球鐵礦石總產量(可供交易量)的50.4%。中國主導着全球進口鐵礦石需求,也是支撐鐵礦石價格相對堅挺的重要力量。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新創對中新社記者說,中國的鋼鐵產量佔全球一半以上,不僅大而且強,那麼中國自然也是鐵礦石的消耗大國,近年來鐵礦石進口量中有約63%左右來自澳大利亞,23%左右來自巴西。

  現在,最大買家中國開始要拿定價權——以人民幣結算。早在2019年末,大連商品交易所理事長李正強就透露,境外礦山、貿易商已開始利用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價格,逐步開展鐵礦石人民幣業務,把鐵礦石期貨價格作爲定價基準。

  “這絕對是一件好事。”談及寶武集團與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實現人民幣跨境結算時,李新創如此評價。他指出,現在中國企業在鐵礦石領域突破了美元霸權,取得了定價權的突破,以人民幣結算企業能更好地規避匯率風險。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表示,大宗商品交易通常包含兩重風險,一是商品本身的價格波動風險,二是結算貨幣匯率波動風險。傳統的大宗商品結算貨幣是美元,因此,國內企業在進行大宗商品交易時通常面臨商品價格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雙重不確定風險。

  他進一步指出,此次寶武集團鐵礦石交易以人民幣計價,可以很好規避掉匯率波動風險,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只需考慮鐵礦石價格波動的單一風險,而無需採用外匯衍生品工具對衝匯率風險,如此,企業運營成本將大幅下降。

  鐵礦石以人民幣結算,對企業來說是利好,同樣也能助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

  李新創指出,隨着中國不斷快速發展,“走出去”的除了技術、裝備、人才,還要有貨幣,人民幣國際化不是空洞的國際化,既要能便利老百姓的旅遊消費,也要能在國際貿易結算這一重要領域發揮作用。

  “隨着人民幣在更多大宗商品交易場景中運用,獲得更多企業認可,對於推廣人民幣的國際使用,提升人民幣定價權和交易便利度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向縱深發展,推動人民幣從傳統的支付結算貨幣向計價和投融資貨幣轉化。”王有鑫如是說。

  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如何獲得更好發展?王有鑫認爲,一方面是切實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繼續提升市場認可度,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

  王有鑫表示,國際投資者最大的困擾源自人民幣使用政策的左右搖擺,未來應繼續提高政策的可預期性和確定性,更多以市場化方式調節和疏解風險,完善市場溝通機制,避免政策逆轉或後續附加條件。同時,應精簡人民幣跨境使用相關程序,提高跨境投融資審批流程的便利性和透明性,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和預警力度,防範跨境資本的無序流動。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