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關係正處在一個重要關口,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但是,美國一些政治勢力正在綁架中美關係,試圖將中美關係推向所謂“新冷戰”,蓄意歪曲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戰略意圖,大肆渲染“中國威脅”,並以此爲藉口,鼓吹繼續對中國採取全方位施壓的強硬政策。
特朗普政府渲染經濟“脫鉤”論是在開歷史倒車
2020年5月20日,美國政府提交了《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階段性工作報告,意味着美國將持續進入一個對華非對稱摩擦的特殊階段。同一天,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不僅要求特定證券發行人必須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還賦予美國政府對上市公司進行檢查的權力,否則將禁止上市公司在美交易。5月22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爲由,把33家中國公司和機構列入“實體名單”,禁止這些公司和組織,在沒有得到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使用美國技術。這是繼打擊華爲、中興之後,美國針對中國企業的又一輪範圍更廣的打壓。
這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或將加速中美經濟“脫鉤”,這種危險的做法是在開歷史倒車,不僅會嚴重衝擊在美中資企業的正常運營,損害我國企業對美外貿與投資活動的正常開展,更會危及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美國經濟韌性無法承受中美“脫鉤”
全球經濟在經歷了四次產業轉移後早就水乳交融,形成了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全球價值鏈。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中國與美國都是深度參與者,甚至美國還是部分全球價值鏈的主導者。但即便是由美國所主導的全球價值鏈,想要完全從中國撤出,也將是一個成本巨大、損失巨大的工程。2019年美國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26.86億美元,2018年中國企業對美國直接投資74.77億美元,截至2018年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存量已達755億美元。2019年中國雖然對持有的美國國債“九降三升”,持倉規模降至1.0699萬億美元,但仍爲美國第二大國債持有國。如果中美“脫鉤”成真,將對中美兩國經濟均造成重創,繼而衝擊全球經濟的穩定性。
2019年特朗普政府對其在全球的九大貿易伙伴發起了貿易爭端,結果確實令其關注的貿易逆差下降了2.5%。但是,代價卻是美國的進出口額下降1.5%,即1130.3億美元的貿易額消失了,代表着數以萬計的美國就業崗位因此而流失。緊接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美國成爲最大疫區。在特朗普政府單方面點燃的貿易戰火與疫情的雙重衝擊下,美國經濟或開始衰退。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下降5%;美國4月商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爲3520億美元,觸及2010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5月份失業率已升至13.3%。美國經濟遠沒有特朗普想像的堅韌。
美國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惠國,只不過由於貿易利益分配的原因,美國國內受益者主要是以資本密集型爲代表的大資本家和上層精英,而中下層的勞動者收益甚微。根據統計,貿易導致的工作機會流失只佔總體流失量的13%,剩下88%的工作機會則是由於自動化和美國國內其他原因導致的,是美國國內階層流動僵化、收入分配嚴重不均等問題的產物,與對華貿易無關。所以特朗普單方面發起與中國的貿易戰,或者堅持中美“脫鉤”,並不會改善其國內的就業問題,只會惡化美國本就問題重重的經濟情況。
做好中美貿易戰長期化的準備
到目前爲止,由美國單方面發起的中美貿易戰已由單純的關稅問題延伸至投資、關鍵技術、知識產權、匯率、金融等多個領域。期間,雖然中美雙方也就這些議題進行了多輪高級別磋商,並於2020年1月15日簽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但是在中美實力差距不斷縮小、體系壓力不斷增大的大背景下,中美貿易戰將大概率成爲一個長期事件。
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誤判下,中美貿易戰的性質已經由單純的貿易失衡問題上升爲一個崛起大國和一個守成大國間的戰略競爭問題,美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也演變爲一個守成大國對一個崛起大國的“預防性戰爭”問題,主要目的就在於要預防性破壞中國經濟實力的持續積累。但實際上,中國的成長還遠沒有達到美國所害怕的“權力轉移”的臨界點。2018年,中國在全球經濟、貨物貿易、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爲15.95%、11.78%和6.26%;相應地,美國在全球經濟、貨物貿易、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分別爲24.15%、10.9%、20.9%。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仍然處於追趕狀態。
中美經貿關係作爲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對中美政治和外交關係的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穩定作用。美國應該摒棄對中國的偏見與“預防性”遏制戰略,而應着眼於尋求中美未來經貿的發展新空間。隨着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要素稟賦的改變,中美之間將會逐步消除雙邊貿易的結構性矛盾。中美兩國作爲世界最大和第二大的經濟體,潛在的合作領域很多,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爲美國的金融、教育、文化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增長空間,雙方應該積極擴展經貿合作領域,同時也爲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經濟增添增長動力。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