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或可借鑒格林斯潘時代

Asia Times

text

「小不忍則亂大謀。」新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接任後,心中應該正默念這句中國諺語。

過去十餘年內,易綱一直是前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副手。周小川退休後,該職位被小心翼翼地交予易綱。儘管易綱的接任需要多一點耐性,全球市場的外部環境卻未必願意等待。亞洲時報(

ATimes.com

)報導

周小川掌舵中國人民銀行的後期一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隨著人民幣影響力的加速擴大,易綱從上任第一天起就要擔當起這個重任。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在歷史上難以找到同類參考例子, 但他或能借鑒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時期的美聯儲 。

周小川上任的2002年,與格林斯潘成為美聯儲主席的1987年有些相似。格林斯潘上任後的十年,美聯儲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張。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美聯儲出面安撫市場,並為全球市場提供流動性,防止危機惡化。當時,格林斯潘稱美國是個繁榮的綠洲。而他的言外之意是,美聯儲已經成為了全球央行。

美聯儲體系本有12個分區,不過在最近幾十年,拉美地區似乎成了它的第十三個區、亞洲是第14個、俄羅斯是第15個。

自2002年起,中國經濟經歷了高速發展。中國與美國或全球各地已經產生了非常緊密的聯繫,也意味著中國人民銀行構成愈來愈大的影響力。

現時,德國央行在增持人民幣儲備;印度尼西亞銀行(Bank Indonesia)成了第九個在北京設立辦公室的外國央行;泰國成了亞洲又一個與中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currency-swap arrangement)的國家。

易綱面臨的是正在快速變化的外圍環境。儘管中國人民銀行與全球市場的直接聯繫沒有美聯儲緊密,但它的一舉一動對市場都有很大影響。在2015年8月,中國出其不意地進行了人民幣匯率改革就是一個例子。當時由於市場沒有理解中國央行的動機製造了恐慌,而美聯儲也部分因此推遲了加息計劃。

金融穩定源於自身。易綱需要加速清除目前中國金融系統中40萬億美元的債務風險。目前中國的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已達至13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執政的野心需要易綱的團隊支援。全球各方力量正急於看到中國推進改革,並打造一個格林斯潘式的央行。

撰文:評論員William Pesek

原文:

http://www.atimes.com/greenspan-era-may-offer-guide-new-pboc-chief/

更多:http://www.atimes.com/

相片:AFP / Imagine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