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閉關鎖國做打人的武器,最終只能損人害己

亞太日報

text

自加勒萬河谷事件後,印度莫迪政府便不斷以“國家安全”爲由,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和應用百般打壓,先後禁止了約220種中國應用;同時,他又借“國貨國造”“保護民族產業”“保護本國資源”等名目,試圖減少中國各類產品對印出口,限制印度“關鍵產品”對華出口,並對中國在印投資百般掣肘。其力度之大、花樣之多、覆蓋面之廣,超過了絕大多數和中國曾發生貿易摩擦的國家。

然而,實際效果卻似給印度政府開了個大玩笑:最新數據顯示,印度“花式折騰”後,中國重新成爲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而且這個數據還是印度官方公佈的。

印度商務部2月23日公佈的臨時數據顯示,2020年中印雙邊貿易額爲776.7億美元,儘管遠低於2019年的855億美元,卻足以超越前一年剛爬到榜首的印美雙邊貿易額(2020年度爲759.5億美元),中國重新躍居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

更令莫迪政府不安的是,莫迪“抵制中國”的最大口實,是“中印貿易逆差太大、印度過於吃虧”,“抵制中國貨可有效縮小貿易逆差,保護印度利益”,但2020年中國對印度出口總額高達587億美元,超過美國、阿聯酋對印出口總額之和。中國仍然是印度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

正如許多明眼人所早已指出的,莫迪政府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在貿易、投資問題上對中國“關門”,既有傳統原因、經濟考量,也有強烈和明顯的政治操縱痕跡。然而進入2021年,冰冷的數據無聲地提醒每個較真的人:一味蠻幹只能南轅北轍。

儘管莫迪煞費苦心,推出了所謂“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試圖在印度國內促成“替代產業”,填補對中國進口產品被拒之門外後的本土需求空白。然而印度長期以來產業發展畸形,一味求輕、求快導致其重型機電、大型設備等產品“質、量雙差”,輕工產品和新興高科技產品則“量足質不佳”,看上去“很美”,一旦上規模上量就無法保證品質穩定。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因爲印度GDP高增速過於依賴“外包”和“兩頭在外”的依附性產業,本土勞動力素質較低,龐大人口基數形不成產業優勢,反成財政負擔,而低下的管理水平、標準化能力,更讓PLI成爲“銀樣鑞槍頭”。要補上這些課顯然非旬日之功,更絕非易事。

數據顯示,中國對印度出口中,大宗機電設備佔比高達51%,其中電氣機械及設備爲最大宗出口門類(178.2億美元),其次是鍋爐、機械、機械設備和核電站設備(123.5億美元),這些設備印度自己造不了,其它國家要麼同樣造不了,要麼價格昂貴或無法滿足印度對量的急需。要知道,自力更生也好,PLI也罷,關鍵之一就是提升印度產業的“造血機能”,在短時間內用最小代價獲得質、量雙優的各種重型機械和機電設備。固然,硬件不是萬能的,即便擁有了這些也未必能實現目標,但沒有這些卻是萬萬不能的——簡單說,繼續推行“對中國關門”政策,不但無助於提振印度“自給自足”能力,無助於縮小貿易逆差、減少對外經濟依賴,反倒很可能適得其反。

至於“對華禁運”則更只有幫倒忙:印度缺乏“人無我有”且中國急需的“不可替代出口產品”,其近年來對華出口實現大幅增長的產品門類,或因中國結構性調整產生相對需求,或因中方考慮睦鄰友好關係顧全大局,並非“離了印度就玩不轉”。如2020年印度對華出口增長率最高的粗鋼類,就係中方出於產業結構調整、環保等需要“壓產能”所致。印方一味做“小動作”,中方很容易通過內部調整或尋求替代來源加以解決——更何況,主動減少對華出口,豈不是讓對華貿易逆差越來越大?

2020年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未來中國在全球產業、貿易版圖上的有利地位還會鞏固,“不可替代”領域還會增加。大勢所趨,繼續一味蠻幹,不論政治、經濟各方面,都只能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印方挑起民粹甚至對華仇視情緒,其政治目的無非是提振國內支持率,轉移矛盾,緩解政治壓力。但當國內民衆看到這樣的數據,心中會作何感想?他們還會繼續支持這樣“屢敗屢戰”下去麼?

中國也是人口基數巨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曾有過從一窮二白起步的艱難坎坷,也曾知恥後勇,喊出“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口號。將心比心,印度想發展、想壯大、想自立,這種願望中國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歷史和現實無數次證明,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只能離美好願望越來越遠。不是利用兩個發展中大國、鄰國間的互補優勢借力“搭快車”,而是乞靈於狹隘民粹這劑“嗎啡針”,徒然搞壞自己身心,卻損人少、害己多,一旦“上癮”,後果更不堪設想。

如今中印邊界一度高度緊張的局勢終於有所緩和。有消息稱,印度方面也悄然放鬆了些許一度收緊的、對來自中國投資的限制,希望這是印度聯邦政府痛定思痛後的一次政策修正,而不僅僅是兩輪高調蠻幹間的一次權宜喘息。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