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價值在中國:山寨作爲一種生態,給了很多草根創作者以機會

亞太日報

text

由設計互聯發起並策劃、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博物館)合作出品的展覽“設計的價值在中國”日前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V&A展館開幕。

展覽名稱顯示了其與2017年設計互聯V&A展館開幕展覽“設計的價值”之間的聯繫。“設計的價值”呈現了250餘件英國V&A博物館的館藏,聚焦設計史上最重要的設計師和設計運動,圍繞性能、成本、解決問題、材料、身份、溝通和奇觀七大主題討論我們如何衡量事物的價值,以及這些價值如何反過來推動設計的發展。

此次展覽是“設計的價值”在本土語境下的延續與進一步討論。進入展廳,觀衆的第一印象是,展覽對“設計”的討論覆蓋面向之廣遠超想象:從1962年由顧世朋設計的美加淨牙膏包裝到虛擬偶像洛天依,從汶川地震期間投入使用的“壹基金”帳篷到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推出的輕鋼體系住宅,此次展出的138件展品包羅萬象,通過設計風格、應對問題、材料成型、身份與消費、傳情達意、討價還價六大板塊,覆蓋工藝美術、輕工業與日用品、設計脫貧、生態保護、鄉村建設、城市規劃、交通、可持續發展、建築、航空航天、女性、時裝、數字化、字體等近30個議題,呈現了當下中國設計師的關切與思路。

“(兩年前)V&A博物館的展覽討論的是整個設計的發展史,基本上是20世紀的歷史陳列,但是我們更多把關注點轉向面向未來的議題。”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的採訪時,“設計的價值在中國”策展人之一、設計互聯副館長趙蓉如此評價兩場展覽之間的差異。如果說中國是全球設計領域的後來者,那麼從20世紀初至今,中國設計不僅在追趕的道路上狂飆突進,時至今日已經在許多全球性問題上輸出了自己獨特的經驗。

曾幾何時,“中國設計”被牢牢貼上“山寨”的標籤,此次展覽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但有意思的是,它指出了擁有大規模廉價生產系統的中國在設計民主化、應對貧困問題等方面的獨有實踐。我們看到,中國設計,正在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可能性和越來越豐富的內涵。

風格與認同、發展與可持續、山寨與創新:中國設計的價值

我們要如何理解展覽前言中的這句話?趙蓉指出,這其中的差別,體現在從小規模作坊式、個人化的工藝實踐轉化爲現代社會大規模工業生產的產品設計。“五四時期,大家會談美術要如何使用,其實實用美術,包括裝飾藝術的誕生,一直都是在這樣一個現代化、全球化進程中不斷髮生變化的。我們更想從這個維度開始討論設計。”

我們的價值觀決定了我們會設計怎樣的產品,一樣產品被消費被應用,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某些價值取向。趙蓉表示,與經濟、醫療、教育這些內在價值不言自明的事物相比,設計似乎永遠和藝術聯繫在一起,但其實它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此次展覽的目的,就是讓觀衆意識到設計和日常生活的關聯性,“看到設計背後的故事和它們的關注點,以及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這也延續了兩年前“設計的價值”的策展線索,即在更廣泛的社會背景下討論設計在推動社會變革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設計的價值在中國”策展工作伊始,設計互聯策展團隊曾拋棄“設計的價值”總結出的幾個價值,從中國在地經驗出發重新歸納總結。但趙蓉發現,中國設計師關注的問題其實已經和國外設計師相差無幾,不過一個重要的差異是,由於中國是全球設計領域的後來者,中國設計得以在快速吸收前人經驗的同時將視角轉向如何解決當下乃至未來的問題,這也體現在此次展覽的議題設置上。

“V&A博物館的展覽討論的是整個設計的發展史,基本上是20世紀的歷史陳列,但是我們更多把關注點轉向面向未來的議題,比如說可持續發展、特殊需求、對文化的探討、數字化對新生代的影響,以及共享經濟形成的一系列消費觀念和它在更宏觀的層面對社會的影響,”趙蓉說,“舉例來說,上一場展覽的‘材料’部分討論的全部都是20世紀發明的新材料,比如注塑、鋼管、玻璃纖維等等,我們這次就在材料應用上做了進一步探討,比如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回收塑料等,還有一家深圳的企業用從海洋中回收的材料做新型聚酯。”

Graft餐具系列(可降解塑料),鄧綺雲,2013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在視角上,我們更希望能夠和當下的社會產生聯繫,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國際議題;在內容上,我們增加了中國本土設計的探討。”趙蓉表示,由於設計涉及的領域非常多元——從產品設計到平面設計,從建築設計到新材料的發明——每件展品都經過了大範圍的比較遴選,反映了較高的社會敏感度和問題意識,有助於切實改變社會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所謂的中國本土設計意味着什麼?我們要如何處理中國風格和國際風格之間的張力?這是從“設計”這一概念落地中國至今,長期盤旋在中國設計師心頭的問題,它也構成了展覽第一部分“設計風格”的主要線索。我們可以看到不少設計師在現代語境下重新詮釋傳統的嘗試,比如“上下”推出的碳纖維明式椅和建築師張永和以傳統廊橋爲靈感設計的吉首美術館;與此同時,也有設計師明確與“中國風格”拉開距離,向世人展現中國設計新的可能性,比如由建築師馬巖鬆設計的“移動中國城”,它的外觀酷似一顆行星爆炸的形狀,與散佈世界各地千篇一律的中國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後排左一爲“上下”推出的“大天地-碳纖維椅”(2014)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吉首美術館,張永和/非常建築,2019年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超級明星:移動中國城,馬巖鬆/MAD建築事務所,2008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在“身份認同”問題之餘,展覽更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是呈現了全球問題的中國視角。在趙蓉看來,當下年輕一代中國設計師的關注點已經與外國設計師趨同,且正在通過種種設計實踐共享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我們與科技的關係等等,我覺得現在有一種類同的趨勢,因爲信息交流已經非常頻繁,可能會有一些局部問題的差異或者生產製造能力上的差異,但在關注的議題上已經有很大的相似性了。”

作爲入選展品之一,摩拜單車在多個社會議題下引起觀衆的思考:它與飛鴿牌自行車並排出現在同一個展櫃裏,後者是新中國首個全國產化的自行車,曾是家喻戶曉的結婚“三大件”之一,在“自行車王國”業已消失的21世紀,摩拜單車的出現不僅帶回了騎行風潮,也推動整個社會進入了共享經濟時代;但在另一方面,共享經濟的大肆擴張也有其負面效應,諸多報廢或因運營不善難以爲繼的共享單車被棄置街頭,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展覽現場展出了一組用摩拜單車報廢零件製作的傢俱,展示了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摩拜單車與飛鴿牌自行車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摩拜傢俱,摩拜單車/德國YUUE產品設計工作室, 2019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說到中國設計,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山寨”。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山寨”當然應該被打擊被指責,然而此次展覽一個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面向,是山寨作爲一個既有生態如何賦能草根創新。“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是體系化的,所有的東西都是IP,有很系統化、專業化的生產線,其實有很多人是無法參與這樣的生產實踐的,”趙蓉說,“如果山寨作爲一個生態,它能夠讓很多原本不能實現的設計快速製造出來,也給了很多草根階層的創作者、創業者很多機會。從這一點來說,我們更願意讓大家去看到人們如何利用現有的生態條件去實現創新。”在這之中,深圳大芬村名畫贗品市場或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案例。在展覽現場放映的紀錄片《中國梵高》中,農民畫工趙小勇和周永久多年來以複製西方經典名畫爲生,紀錄片指出了在這樣一種藝術實踐中人的自主能動性問題,“他也有自己的藝術理想,很想去荷蘭看梵高的真跡,擁有自己的創作。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創作實踐,在這裏,它體現了不一樣的社會維度下不同的價值理解。”

與此同時,一些設計師在原有清晰的知識產權體系和模仿體系之間尋求方向,利用中國發達的大規模工業生產鏈條和成熟的成本控制手段來解決貧困人口的實際問題。趙蓉特別喜歡的一個案例,是由“向陽新能源”推出的“蠟燭消滅者”:這是一款專門爲非洲貧困家庭設計的太陽能燈,它擁有太陽能電池板,降低了火災風險,設計師在開發之初就設想了縮短支架,將燈架在塑料瓶上的可能性,顯著降低了產品的成本。趙蓉指出,目前有很多中國企業正在非洲根據當地的實際需求推出產品,“這批企業用企業化的方式,同時能考慮到當地真實的訴求,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

蠟燭消滅者,向陽新能源,2016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藝術機構跨國合作新模式:來自V&A博物館的經驗

“設計的價值在中國”的開幕也意味着設計互聯與英國V&A博物館的合作進入了第六個年頭。新展開幕之際,英國V&A博物館副館長兼首席運營官李傅廷(Tim Reeve)在接受界面文化採訪時談到了中英兩家藝術機構六年來的合作經驗。他指出,這項合作分爲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2014年-2017年),V&A博物館與設計互聯在建設展館、展覽落地方面有非常密切的合作,V&A方面派出了一支策展團隊長期駐紮深圳,“這對於這項合作來說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根據中國的在地經驗開展工作,而不僅僅只是從英國出口展覽。”

李傅廷指出,2017年至今合作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設計互聯已逐漸培養起自己的策展和運營團隊,V&A博物館在這之中更多發揮的是支持和指導的作用,“此次展覽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它由設計互聯的策展人主持策劃,由我們提供支持和建議。”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對在其他國家建設場館並不是很感興趣,我們很幸運的是擁有165年的經驗和多年積累的館藏,因此我們的關注點一直都是分享專業知識。我們當然也在分享藏品,但分享專業知識和策展經驗,與當地團隊密切合作是更重要的一個部分。”李傅廷說。趙蓉指出,這種經驗分享甚至到了非常細節的地步,比如V&A博物館操作標準的本土化、團隊人員培訓、場館巡查、布展道具的設計等等,“對於我們來說,V&A有點像一個參照系,他們也有人長期在中國,與我們一起去拜訪企業。去年上半年,我的策展同事還和V&A的同事一起去佛山考察,我們會有很多不一樣的視角去看待設計在中國的現象,互相交流。”

“設計的價值在中國”展覽開幕現場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西方大型藝術機構在亞洲的存在感越來越高。2017年,法國盧浮宮阿布扎比分館開幕;同年,法國蓬皮杜中心在韓國首爾開設展覽空間。

海外合作的另一大要義是因地制宜。李傅廷指出,英國觀衆已經非常習慣利用休閒時間去博物館看展,但在中國,在假期買票觀展的觀念還在推廣過程中。另外一個有趣的觀察是兩國觀衆對展陳設計和參觀體驗的不同理解,比如在展館顏色、佈局、文字說明的長度方面,中英觀衆的習慣都不盡相同,另外和英國觀衆相比,中國觀衆更希望能夠在展覽中看到互動的部分,因此在“設計的價值在中國”中也相應增添了體現互動性的內容。

“設計的價值在中國”的觀衆互動區域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

近年來,以故宮博物院爲首的中國各大博物館踊躍地投入到文創產品的開發中並取得熱烈的市場反響,英國V&A博物館也在進入中國市場的過程中積極擁抱這一潮流,比如開設天貓旗艦店,與中國品牌開發聯名產品。李傅廷表示,作爲一個從創立之初就秉持助力英國創意經濟發展目標的藝術機構,V&A一直都有很強的商業目標,利用館藏發展零售事業是一項責任,而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關鍵在於,我們必須確保我們開發的產品和我們負責保護的收藏直接相關。我們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成熟、經過深思熟慮的零售事業,我們在中國所做的不過是將這些經驗推廣至全球。所有的英國博物館都需要創收,因爲它們需要生存下去,需要投資文物保護、各種公共項目。零售顯然是我們業務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誠然,文創開發會讓博物館面臨過度商業化、削減學術性的質疑,當下中國的部分博物館就面臨上述問題。在李傅廷看來,博物館的商業收益如果運用得當,也能獲得很好的宣教收益,對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參觀者而言,博物館商店、咖啡館、會員制已經是他們希望在博物館中獲得的體驗之一,博物館別無選擇,應將關注點放在如何平衡商業和學術上,這也正是全球各大博物館一直自問的問題。

在“設計的價值在中國”之後,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還將於今年3月迎來V&A巡展“源於自然的時尚”(Fashioned from Nature)。展覽將匯聚400年來的近300件服飾,並特別新增中國當代時尚設計的前沿作品。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