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市場可坐枕乎?

Asia Times

text

上周香港政府公佈了今年1月份零售數據,其中零售業銷貨總值按年升4.1%至449億元,更是連續第11個月錄得正增長,縱然同月訪港旅客數目與去年同期比較有所減少,惟未有對零售表現構成太大影響。香港零售業銷售總額繼續回升,令業界對今年零售表現變得更為樂觀,不過,在如此多的中、港以至環球不安定因素影響下,香港零售市場參予者真的可坐枕無憂?

對於近月零售數據的解讀,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早前表示,連相對表現較慘淡的電器業,其銷售額也能夠重回正軌,故確認香港零售業已走出谷底,並對今年零售表現持正面看法。他預期,全年零售業銷售總額增長幅度將介乎3%至4%,料珠寶、鐘錶及化妝品行業將繼續成為增長火車頭。

坐擁兩大內地旅客訪港「購物聖地」(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的九倉置業(1997.HK),其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日前亦表示,本港零售市道於去年下半年開始顯著復甦,其增長勢頭更延續至今年首兩個月,故集團對今年零售市況感樂觀。集團副主席李玉芳則補充,美元貶值刺激旅客來港消費,亦見到留港消費客有所增加。

市場彌漫著樂觀氣氛,惟投資界則對相關情況能否持續較為關注。看淡收租股希慎(014.HK)前景的德銀指,香港零售市場於2017年第4季開始復甦,雖其後每月平均零售業銷售總額也超過340億港元,有關情況更是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不過,在目前極為波動的股市及預期利率將趨升的情況下,該行對香港零售市道復甦勢頭能否持續存有疑問。

德銀更認為,包括內地旅客在內的訪港旅客數字雖在2017年回升,惟若果作仔細評估,人均消費金額仍然在下跌中,這將會拖慢今年香港零售市道整體增長情況。簡單而言,即是該行認同整體市道基調良好,但零售商需就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動做好部署。

事實上,香港零售市場於過去二十年,經歷過沙士肆虐的低谷、經過十多年前「隨隨便便」在旺區開設分店,就可以吸引到大量內地旅客蜂擁而至的「自由行」大時代,再到現時業務焦點重回本地顧客的「後自由行」時代,香港零售商已不能夠只針對單一顧客所需,要靈活應對不同顧客的各種需要。

為應對新零售市場的需要,有零售商把目光放在科技運用上,如於中、港兩地擁有逾2,000家分店的珠寶龍頭周大福(1929.HK),兩年前已開始使用智能裝置,收集顧客喜好與消費模式,幫助檢討產品及提升經營效率。

前述例子只是香港零售業界運用科技工具的開始,可以肯定的是,如何利科技作為輔助,將成為零售市場參予者在「後自由行」時代突圍而出的重要工具。總括而言,單靠以往板斧,絕不足以坐枕無憂。

撰文:評論員陳見

更多:

http://www.atimes.com/

相片: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