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意難忘-袁啓超

亞太日報

text

袁啓超的古玩收藏起源40多年前,某報週刊財經版上一則人物專訪,內容系講述某商人,業務遇上財政困難,比銀行追債及後如何利用古玩收藏解決財政困難,這篇報導啓發了當時經營小生意的袁生踏上收藏研究古玩之路。

當年古玩收藏界有一個業界聚腳的好地方,在這裏既有學術交流和藏品較量,又有古董鑑定和買賣交易。最初袁生參與時,是以旁觀者的角色去欣賞各藏家的藏品,對零基礎的他來說,真是大開眼界。

當收藏家們聚集交流時,他察覺到較高造詣的收藏家會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十分有涵養,帶來價值連城的收藏品,但卻從不囂張其藏品的價值,還沒有半點的銅臭味。這對當時剛剛20出頭的小傢伙來說,有着很深遠的影響,定下了他對收藏古玩的態度。

古玩收藏的大門開啓後,他便陸陸續續有幸地與多位古玩界大人物聚會和交流,當中包括陳玉階先生(耿寶昌老師師弟),張齡老師,張宗憲先生,徐展堂先生,瞿建民先生,區百䶖先生,等等,每次聚會時,總是有說不完的內容,彼此樂此不疲。

「正式拜師」

幸運地,袁生剛開始接觸瓷器不久,便認識到丘小君老師。當時他們一見如故。雖然已經過了40多年,但他和老師一家的感情深厚,有增無減。

微信圖片_20220409131927.jpg向丘小君老師學習(左邊袁啓起,右邊丘小君老師)

當年每逢丘老師有各大教學講座和鑑定時,無論遠近,乃至世界各地,他都會陪伴侍侯,無一缺席,他從老師身上感受到對我國古玩瓷器的一份情意結,希望流失海外的祖國古玩文物能夠迴歸故土之上。自覺承蒙了老師厚愛和悉心栽培,所以身爲徒兒的袁生盡己所能出錢出力,身體力行走訪世界各地,包括有英國、意大利、法國、土耳其、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日本、韓國等地,希望盡本分完成丘老師的心願,把失散的古玩瓷器,逐一逐一的買回來,轉眼已累積了三十多個寒暑。

「開始承傳」

袁生跟隨丘老師出席各項大小鑑定場所,累積了經驗,鍛鍊「眼力」,並獲得老師認同,不單止有幸成爲丘老師香港首位入室弟子,更獲授予「錦華齋」的名號,一脈相承,好譲中國古玩文化得以承傳下去。

孫瀛州太師、「敦華齋」

耿寶昌師公、「振華齋」

丘小君師傅、「德華齋」

得到丘老師認同後,他更開始收徒弟,分享收藏經驗。而他在教授時,必定談及到,在鑑賞古玩瓷器時,應該細微每件藏品,因爲他們經歷了多少天災人禍,戰火洗禮,還能保存至今,甚至有些古玩難得完整無缺,今天大家有幸上手過眼,十分幸運。對袁生來說,每件古玩都是得來不易,難能可貴!

「公諸同好」

時至今日,袁生在學生們多年的鼓勵下,激發起出版古玩圖鑑書籍。圖鑑內容涵蓋了宋、元、明、清的瓷器,當中有極具代表性,也具有爭議性。希望透過歷代瓷器的演變,使大家可以加深瞭解祖國曆史演化。

幾十年過去,最令他自豪的莫過於從世界各地蒐購國寶回到手裏,更不適財力物力把準備由香港賣出國外的國寶也收購到手裏,日後在適當時機送回國家擁有。這是袁生他本人畢生志願。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