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西方打着“民主”“自由“人權”等幌子,抱守零和博弈的舊思維,竭力以意識形態劃線,聯盟和集團對抗等觀念沉渣泛起。在《中俄睦鄰友好條約》簽署20年後的今天,面對日趨嚴峻複雜變幻的國際形勢,以史爲鑑,深刻理解與把握中俄新型大國關係的本質特徵顯得格外迫切與重要。
中俄新型大國關係的基礎與核心始終是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在當今國際政治中,與美國唯我獨尊、居高臨下、動輒從“實力地位”出發以勢壓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俄汲取了兩國交往的歷史教訓,始終平等相待,不以任何一方綜合國力、制度文化、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優越感爲出發點處理雙邊關係,竭力維護各自和對方的自尊。與此同時,儘管中俄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但兩國以史爲鑑,超越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差別,尊重對方從自身國情出發獨立自主地選擇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模式,互不干涉內政。這是中俄關系長期堅如磐石的祕訣所在,也是中俄關系自身價值和內在動力的體現。
中俄新型大國關係仍以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爲基本原則。隨着中俄關系持續深入發展、中美世紀博弈愈演愈烈以及意識形態陣營化風險上升,國際輿論中關於中俄“結盟”的議論越來越熱。實際上,中俄在大量的政治聲明中已重申不結盟的基本原則,結盟關係不符合兩國對外政策的要求和戰略利益,也不符合兩國關係的實際需求。當前的中俄新型大國關係既不同於先結盟、後對抗的中蘇關係,也有別於美西方在冷戰後形成的結盟關係,更不會陷入大國爭霸的“修昔底德陷阱”。
中俄關系已經完全超越了狹隘的“結盟對抗、拉一打一”邏輯,既不囿於意識形態的限制,也不受百年變局下大國關係深刻調整的影響;既最大限度適應了兩國共同利益的需要,又保持了各自政策的靈活性和自主性,這爲雙方處理國際事務和發展與他國關係提供了寬廣的空間。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表示,中俄並不需要“過時”的結盟形式。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稱,中俄關系完全有別於傳統軍事同盟關係,這種關係甚至更加緊密。
中俄新型大國關係尤其重視對方的核心利益關切。一是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保障社會穩定和秩序、反對外部干預、聯手抵禦“政治病毒”等問題上相互“力挺”,有越來越廣泛的共同利益訴求,戰略信任和默契不斷深化。二是在諸多領域合作中努力傾聽對方關切,換位思考:就對美關係、地區熱點問題等相互對錶,增信釋疑;認真對待、及時解決雙邊務實合作中存在的障礙,互諒互讓,爲雙邊關係發展注入持久的動力。三是在重點領域聯合攻堅克難。軍事、科技等高精尖領域的合作最能體現兩國的戰略互信程度。
近年雙方不斷開展聯合演訓、共同研發大飛機、推建新冠病毒聯合實驗室和國際月球科研站等,都爲各自的國計民生與世界的和平穩定提供了不少正能量。
中俄新型大國關係生動展現大國的使命擔當。中俄兩個大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面對疫情,兩國共同呼籲國際社會務必團結協作,譴責推責“甩鍋”;兩國堅定支持世衛組織,承諾將疫苗作爲普惠可及的全球公共產品。作爲對歪曲歷史的有力迴應,兩國堅定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積極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面對美西方的攻擊與抹黑,中俄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打擊虛假信息,還原事實真相,傳播公理和法理,維護道義和良知。
兩國還就中亞、伊朗、利比亞、阿富汗及朝核等問題加強溝通,在聯合國、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組織中進一步協調立場,共同發揮應有作用。健康、成熟和建設性的中俄新型大國關係成爲當今世界最重要、最具典範的一組雙邊關係。中俄關系超越了大國關係的既有範式,引領了新型大國關係建設,不僅爲世界大變局注入了強大的穩定力量,也生動刻畫了大國良性互動、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美好未來。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