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現緩和跡象,再證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亞太日報

text

2021年2月以來,因爲邊境對峙事件而跌至近年來谷底的中印關係出現曙光,兩國邊防部隊開始脫離接觸,自去年6月以來持續至今的邊境地區緊張局勢逐步降溫。此外,印度對中印經貿關係展現了某些積極態度,有望恢復受損的中印經貿往來。

中印關係整體趨於緩和

2月10日晚,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稱,根據中印雙方第9輪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中印兩軍位於班公湖南、北岸一線部隊於2月10日開始同步有計劃組織脫離接觸。相比中方透露消息的言簡意賅,印度媒體則對印度國防部長辛格的相關表態進行了連篇累牘報道。2月11日,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在議會中表示,“中印將以分階段、協調的和可覈實的方式撤回前線兵力部署”。他表示,中國部隊在班公湖北岸撤到第八指地區,印度部隊撤回在第三指附近的常設哨所。雙方同意將三指和八指之間的區域暫時設爲非巡邏區,在雙方通過軍事和外交討論達成協議以前暫不進行巡邏。雙方將在班公湖南岸地區採取類似行動。雙方同意,自2020年4月以來在班公湖南北兩岸的建設都被移除,並在班公湖地區完全脫離接觸後的48小時內舉行第10輪軍長級會談,討論德普桑平原(Depsang Plains)、高格拉(Gogra)以及溫泉(Hot Springs)等地區的未解決問題。

綜合中印表態可見,中印邊防部隊已經在班公湖地區啓動脫離接觸行動,並將在該地區完全脫離接觸之後召開新一輪軍長會談討論解決班公湖地區之外的未解決問題。

在中印邊境對峙逐漸降溫的同時,中印經貿關係也出現轉機。自2020年6月中印邊防部隊發生加勒萬河谷衝突之後,印度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印經貿往來。例如,禁用手機應用程序,先後以“中國手機應用程序祕密收集和轉移用戶個人信息,威脅印度的主權和國家安全”等理由禁用了200多款中國手機應用。再如,限制中國公司投標,不允許中國公司單獨或者與印度本土公司合資參與印度高速公路建設等項目,要求所有來自與印度接壤國家的企業競標印度政府合同都要事先註冊和安全檢查。再如,人爲設置貿易壁壘,對印度進口中國商品設置障礙。印度上述動作導致中印經貿合作出現後退。

2020年,中印貿易額爲876億美元,相比去年下降了5.6%。2021年2月,印度匿名官員表態稱:印度政府將開始批准一些非國家安全敏感部門的新“綠地投資”。印度政府還考慮允許中國公司通過“自動審批”途徑在某些領域進行投資,而不需要事先政府審查。儘管印方尚未出臺和實施相關政策,中方仍需“聽其言,觀其行”,但中印經貿關係的確出現了好轉跡象。

中印“合則兩利,鬥則兩傷”

作爲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十億人口規模發展中大國,中國和印度均面臨對內發展國民經濟,改善民衆生活水平,對外提升國際地位,實現民族和國家復興的重要任務。若中印關係持續低迷,甚至爆發局部衝突,勢必影響兩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甚至陷入惡性循環,導致第三方漁翁得利。

就中印經貿往來而言,儘管有印度媒體認爲,印度政府2020年6月以來對華經貿設限成功削減了印度對華貿易逆差,將其視爲“印度的勝利”。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2020年,中印貿易總額爲876億美元。印度從中國進口667億美元,印度對華出口208億美元,印度對華逆差仍然高達458億美元。這表明中印經貿逆差實際上源於兩國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生產要素稟賦存在差異。具體說來,印度主要對華出口農產品和原料類初級產品;中國則向印出口製成品,其質優價廉,在印度多個產業領域佔有重要位置。印度統計數據顯示,印度20%的汽車零部件進口、70%的電子產品進口、70%的原料藥進口和45%的耐用消費品進口依賴中國。若印度不顧現狀繼續強行對華經貿脫鉤,那麼必將損人不利己,損害本國的產業發展。此外,印度單方面對華投資設限影響多達150多個投資意向,總額超過20億美元,這顯然損害了中企投資計劃,但同樣損害了渴求外資的印度經濟。

在中印關係問題上,中方自上世紀中葉建交以來始終對印度抱有極大的善意,從第三世界共同發展、推動“亞洲世紀”以及搞好周邊關係等多角度出發維護中印關係的穩定和發展。與此同時,1962年邊境衝突以及此後的多次小規模邊境事件均表明了中印兩國的確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既有殖民時代遺留至今的歷史問題,也有因爲單邊主義訴求和片面迎合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現實原因。展望中印關係未來,中方仍將對印度持最大的善意和期待,但也應該保持“亮劍”精神,“以鬥爭求團結”維護中印關係的發展與穩定。2020年6月以來,中國顯然已經清晰地向印度表明了這一信號。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