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俄總統普京是“殺手”。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俄方強烈反應。俄多位高官表示,拜登言論“史無前例”的出格,令人無法接受。
相較他人,普京本人的迴應則更顯從容和含蓄。18日普京說,自己將用“祝您健康”來回應拜登,同時指出“當我們評價他人時,就像在看鏡子,總是會看到自己”,巧妙指出拜登的“殺手”實爲謬誤。
當天晚些時候,老牌政治家普京又利用這一契機提出,要在拜登方便的時候與其進行網絡直播對話。這一主動姿態既是對拜登的迴應,又體現了願與美方進行公開對話的意願,在輿論上佔據了主動。
對於普京主動發起的邀約,拜登的應對也不可謂不靈活。他沒有直接表態是否同意,只是於19日表示,相信會與普京“在某一時刻”談一談。至於具體何時,拜登沒有說。
至此,兩國總統完成了一輪隔空喊話,賺足了眼球。但在這場打機鋒的背後,則體現出雙方長期缺乏互信,關係緊張,但卻又各自留有迴旋餘地的微妙關係。
冷戰結束後,美國一直奉行削弱和遏制俄羅斯的政策,因此俄美關係一直起伏不定、多次出現反覆。在美前總統特朗普時期,儘管特朗普欣賞普京並與其舉行過總統峯會,但兩國關係並未出現實質性好轉,反而因爲敘利亞、伊拉克、軍控、人權、網絡安全等問題繼續惡化。俄方將雙方關係形容爲“非常糟糕”,“面臨崩潰”。
2020年美國大選後,民主黨“全面執政”。作爲民主黨候選人的拜登,在上臺之前,就在競選中一再批評俄羅斯,顯示出對俄強硬態度。他還點明,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威脅。實際上,其言論體現出美國民主黨對俄羅斯一貫的負面看法。
拜登上臺後也明確表示,將改變特朗普時期的對俄政策。拜登出席G7峯會、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和歐盟以及北約加強互動,體現出恢復和強化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共同向俄羅斯施壓的戰略意圖。在實際操作中,近期美國也以俄使用“非法神經毒劑”爲由,擴大了對俄羅斯的出口限制。此外,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日前還發布報告,指責俄羅斯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攻擊拜登競選團隊,試圖破壞美國選民對競選的信心。美媒稱,基於該份報告,美國預計將未來宣佈對俄更多制裁措施。
對此,俄方則也針鋒相對迴應說,美方的說法都是“捏造的,不實的”,俄方將“分析與美國的合作方式”,“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對衝美國製裁所帶來的風險”。此外,俄方還宣佈召回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以討論俄美關係前景。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強調,安東諾夫回國與俄美雙邊關係陷入僵局有關,“而這種局面則是美方造成的”。
可以看出,拜登上臺後,俄美交鋒更加激烈。但從雙方領導人隔空喊話中,也不難看出,普京和拜登都留有餘地,沒有關閉談話的窗口。而兩位領導人的團隊也在此後更清晰地傳遞了這種態度。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19日表示,普京清楚表明了在任何情況下都將繼續發展俄美兩國關係的願望。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當天也表示,美國希望與俄羅斯建立可預測的關係。
作爲俄美兩個大國,在互相戒備的同時,也有互相需要的一面。在防治新冠疫情、解決伊核、敘利亞問題、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等方面,俄美都不可能繞開對方。實際上,就在今年1月,普京與拜登通了電話,就延長兩國之間僅存的一個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達成了一致,一度爲陰霾的兩國關係照下了一縷陽光。正如俄分析人士所說,在不少問題上,俄美都會把握好一個度,儘量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要維護全球霸主地位,打壓其他構成威脅的競爭對手,而俄羅斯則力圖捍衛自身安全空間,同時也不希望美國的打壓而影響自身的復興步伐。很明顯,在這樣的結構性矛盾中,俄美關係短期內很難得到明顯改善,預計兩個國家未來依然要在陰雨連連、陽光偶現的大氣候中小心翼翼地捱過一段時間。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