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提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地位,五中全會擘畫中國新藍圖

亞太日報

text

舉世矚目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於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的藍圖浮出水面。

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全會公報更加強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同時,全會確立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首次提出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強調把發展經濟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首次提出了“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表述。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學家張連起對第一財經表示,此次全會的意義非同尋常,在中國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復興歷史上,都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四五”規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的條件前提下,開啓30年新徵程進程中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張連起認爲,把2035年遠景目標同“十四五”規劃進行統一考慮,將遠景與近期目標相結合,國家戰略與部門戰術相匹配,全國方針和地方發展相統一,體現出強有力的前瞻性、引領性和約束力。

更加關注經濟質量和效益

這場會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首先在於它所處的特殊歷史時期。

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告訴第一財經,“十四五”時期是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中國邁向全面現代化歷程中,居於承前啓後的重要歷史位置。

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人均GDP跨上1萬美元臺階,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會議認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纔對第一財經表示,基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十四五”規劃對中國經濟質量和效益的強調達到前所未有的力度,並未提出類似於“十三五”規劃中“經濟中高速增長”的GDP增速目標。

王軍認爲,面對潛在經濟增速的持續下行,以及全球經濟在疫情衝擊下的高度不確定性,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中樞大概率將進一步下行,不確定或者進一步淡化GDP增長目標,有助於全社會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工作重心轉向推動高質量發展、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等更爲重要的方面。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指出,我們不是爲了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是強調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既通過經濟的手段把蛋糕做大實現效率,同時通過二次分配,把蛋糕分好,做到公平和效率的有效統一。

全會公報用了較大的篇幅描繪“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涉及經濟發展、民主法治、生態環境、醫療衛生、就業創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的方方面面。

“事實上,中國完全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淡化對經濟總量的追求,更加關注經濟質量效益,更加追求改革創新。尤其是對就業、收入、社會保障等目標的強調,意味着未來五年更加重視民生福祉,人民離美好生活的目標更近一步。”王軍說。

值得一提的是,2035年遠景目標提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羣體顯著擴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應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釋放內需潛力,以促進低收入者進入中等收入羣體爲主體戰場,以提高人力資本和勞動生產率爲主攻方向,爭取用15年時間實現中等收入羣體翻番,由現在的4億人擴大到8億人,爲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創造條件。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與“十三五”規劃相比,“十四五”的一大亮點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雙循環戰略將貫穿“十四五”始終,成爲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

梳理“新發展格局”提出的時間線,可以發現黨中央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脈絡。今年以來關於“雙循環”一系列重要論斷和部署的表述從“逐步形成”到“加快形成”,使“新發展格局”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篤定。

全會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

張連起認爲,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是應對疫情衝擊和外部阻遏的短期之策、被動之舉,而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着眼於“十四五”時期乃至2035年遠景目標主動確立的戰略方向,是既立足當前又着眼長遠的重大戰略抉擇。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動能將從“出口—投資驅動模式”轉向“內需—創新模式”。要緊扣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新發展格局是有主次之分的持久戰,是操之在我的新變局。”張連起說,我們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整體準備,以國內經濟發展復甦向好的確定性對衝國際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運行,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設高水平開放新體制。

首提以“科技自立自強”爲戰略支撐

徐洪才告訴第一財經,縱覽公報有兩大亮點特別突出:一是確立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二是明確了把發展經濟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首次提出了“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表述。

在科技創新方面,全會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前司長徐林撰文分析,相對於“十三五”時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四五”的核心內涵轉變爲全方位創新,核心是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

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穆榮平對第一財經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有效保障,而開放合作、互惠共贏是中國創新發展的基本原則,“這裏提出的自立自強是在開放合作基礎上的自立自強”。

就在10月22日的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開幕式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作主旨演講時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科研體系向“開放科學”轉型,科學理論和技術創新的重大突破不僅將重塑全球產業分工和競爭格局,還將爲增進各國民生福祉提供更多科技答案。

而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陳雯看來,創新已經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一環。

她告訴記者,當前我國很多產業鏈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在於我們的科技力量,比如基礎研究能力還相對不足,並未出現引領世界技術潮流的新發現、新技術、新內容,這就制約了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陳雯認爲,自立自強最重要的一個支撐就是基礎研究。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基礎研究還有不小差距。

全會還提到,堅持把發展經濟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國已成爲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經濟規模連續多年居全球首位,家電、製鞋、棉紡、化纖、服裝等產能佔全球50%以上,形成了以超大規模和完整體系爲核心的獨特優勢。

王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實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與集成作用,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進而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韌性與創新能力。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