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時報》發表題爲《研究稱中國限制湄公河上游流量,引發下游多國乾旱》的文章稱,湄公河“這條世界上最豐產的河流之一正在遭受乾旱”,原因是“北京的工程師似乎通過限制其流量,直接導致了創紀錄的低水位”。4月21日,中國外交部對此迴應表示,這篇報道與事實不符,指責中國“把控上游”更是毫無根據。瀾湄流域是瀾湄六國的流域,瀾湄水資源合作大計理應由地區國家自己主導。
近些年,隨着中國與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內國家合作的不斷提質升級,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抹黑瀾湄次區域合作的調門也在升高,並形成了較爲固定的敘事路徑。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拿中國正常的水資源開發活動做文章,刻意製造出一種中國作爲上游國家,能夠“掌控”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的觀感。爲了達成這樣的效果,一些西方報道往往會價值觀先行,有選擇性地拼湊材料,甚至不惜扭曲事實來實現“下游乾旱—上游攔水—中國蓄意”的邏輯自洽。比如,《紐約時報》在這篇報道中所引用的“地球之眼”的研究報告十分可疑。據新加坡《海峽時報》等多家外媒報道,“地球之眼”的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國務院“湄公河下游倡議”資助的,而抹黑中國水資源正常開發活動,挑撥中國與流域內各國關係是其一直以來的論調。
事實上,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佔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徑流量的13.5%,湄公河水量主要來自中國境外湄公河流域。加之降雨量減少、非正常季風和極端厄爾尼諾現象等氣候因子造成整個流域內出現旱情,把下游國家的旱情歸咎於中國的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共克時艱是中國與流域內國家應對旱情的態度。據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揮辦公室和雲南省農業農村廳的消息,從去年至今,身處瀾滄江流域內的兩省遭遇旱情,不僅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小影響,當地飲水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在同受旱情的情況下,中國積極與下游國家協調,緊急增加瀾滄江下泄流量,實際上爲緩解當地旱情作出了積極努力。而這樣“暖心”的畫面曾在瀾滄江-湄公河上多次上演。2010年中國雲南省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時,以及2016年瀾滄江梯級水電站入庫流量僅爲5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情況下,中國克服重重困難,緊急調度,迴應下游國家關切,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廣西社科院東南亞所副研究員楊超表示,在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分配問題上,中國不搞以鄰爲壑。中國與湄公河國家同飲一江水,一貫高度重視與有關國家保持良好溝通。
目前,瀾湄國家之間已建有成熟的溝通機制,其中,水資源合作一直是瀾湄合作的重點領域。2016年3月,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通過《三亞宣言》,將水資源合作列爲瀾湄合作5個優先領域之一。2018年1月,各國領導人審議通過了《瀾滄江—湄公河五年行動計劃》,提出了要推進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建設,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洪旱災害應急管理等舉措,進一步確定了瀾湄水資源合作的努力方向。2019年12月,首次瀾湄水資源合作部長級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通過了題爲《瀾湄水資源合作部長級會議聯合聲明》的成果文件,爲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鋪平了道路。正如與會的緬甸交通與通訊部常務祕書溫凱所說,“這次會議是個新的里程碑。”
無論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如何挑撥離間,都無法阻攔中國與流域內國家相向而行,進一步推動次區域合作的前進步伐。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