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近半年的緊張軍事對峙和數輪軍長級談判之後,中印兩軍在班公湖地區的一線部隊終於在2月10日同步有計劃組織脫離接觸。邊境局勢的緩和是中印雙方都願意看到的,也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國與印度作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同時又作爲毗鄰的兩個發展中大國,在社會經濟的各方面都具有相似的國情特徵。在歷史上,中印之間雖然發生過局部性的軍事衝突,但是兩國之間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談判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印之間的邊界爭端是歷史遺留問題,需要雙方本着求同存異和坦誠務實的態度來和平解決。但是印度多次非法越線,主動激化邊境衝突,導致雙方都出現了一定的人員傷亡,相對的安定和平遭到破壞。因此,此次衝突的主要責任在於印度。
在邊境衝突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中方始終保持着冷靜剋制的態度。即使在印方大肆渲染己方傷亡人數的情況下,中國也一直沒有公開解放軍的陣亡人員名單。直到雙方達成部隊脫離接觸的談判,4名戍邊烈士的姓名才爲公衆所知曉。中方此舉無疑是爲了避免激化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是爲和平解決雙方矛盾所體現出的最大誠意。
近年來,中印軍隊在邊境地區的緊張對峙局面時有發生,這與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不斷上升不無關係。中印兩國的建國時間大致接近,在建國之初的國力原本也不相上下,中國甚至還稍遜於印度。1950年,印度的GDP爲222億美元,而中國的GDP爲189億美元。但是如今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攀升,中印之間的實力差距已經頗爲懸殊。2020年中國的GDP已經高達15.63萬億美元,而印度GDP爲2.59萬億美元,僅是中國的1/6。兩國國力平衡的改變勢必會讓印度這個“南亞大國”的民族自尊心感到“不適”。同時,疫情給印度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巨大沖擊也讓其國內的矛盾急需一個外部的“宣泄口”。因此,印軍在中印邊境的挑釁舉動就不難理解了。
另外,國際環境對於此次邊境衝突的催化作用同樣不可小覷。去年年中,正值中美關係陷入自建交以來最低谷。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外交和軍事領域對中國施加了空前的壓力,還屢次派遣航母艦隊到中國南海海域舉行軍事演習。彼時,印軍在班公湖地區發起的挑釁與美軍航母的南海軍演對中國恰成“東西夾擊”之勢。而隨着今年特朗普政府的下臺,美國的單邊主義路線也走到了盡頭,新上臺的拜登政府已明確釋放出了修復中美關係的積極信號。於是在此背景下,中印結束軍事對峙局面似乎變得“水到渠成”。
其實,印度對於中國的快速發展大可不必過於“疑慮”。中國的發展是全世界的機會,對於印度來說同樣也不例外。印度商務部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印雙邊貿易額爲777億美元,中國取代美國重新成爲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在疫情和邊境衝突,以及印度政府不斷推出反華措施的背景下,中印貿易在2020年還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充分證明中印之間的經濟互補性極強,擁有巨大合作發展空間。所以,中國的發展並不是印度的威脅,反而是印度的機會。另外,印度一向奉行不結盟主義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不應該受到一些國際反華勢力的影響,以破壞中印關係爲代價爲其火中取栗。
中印是山水相連的鄰邦,中印之間的友好關係是維持地區和平與安寧的基礎,也是中印兩國人民的共同期待。印度理應用智慧、理性策略主導對華政策,通過擴大合作共謀發展。此次邊境對峙局面結束之後,希望雙方都能夠珍惜來之不易的談判成果,完善邊境管控機制,不斷積累增進互信,讓中印雙邊關係儘快重回正軌。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