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艾仁
據彭博社報道,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外界擔心能源危機將對德國的化學、金屬和玻璃生產商造成巨大影響。如今,在溫和天氣中,隨着德國首個液化天然氣進口終端建設完成,德國公司在現貨市場購買天然氣和電力,能源危機最嚴重的時期似乎已經過去了。
德國最大的氨生產企業SKW Piesteritz的發言人克里斯托弗·普羅菲特里奇表示:“對我們來說,能源價格明顯更低了。我們的兩臺機器都在工作,我們所有的生產人員都復工了。” 去年在天然氣價格飆升後,該企業曾被迫停止氨的生產。
德國放棄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正在取得成效。德國政府已迅速開發市場上的液化天然氣,推動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達到創紀錄水平,並在初冬期間保持庫存接近填滿狀態。此外,德國還加快建設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
德國化學工業協會 (VCI)負責人恩特拉普表示:“今年冬天,強制天然氣配給的風險似乎已經消失了。但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低價需要保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真正的差別。”
天然氣價格的飆升迫使許多工業公司限制產量,加劇了對工廠和就業前景的擔憂。自9月以來,俄羅斯宣佈無限期停止“北溪1號”供氣,以及切斷所有能源供給的可能性,包括大衆汽車和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在內的主要製造商制定了應急計劃,以防供應中斷。
儘管價格已經開始下降,但仍顯著高於烏克蘭戰爭前幾個月的水平。需要應對價格衝擊的公司表示,在許多情況下,客戶轉向其他地方,例如從美國或亞洲採購鋁零件。
德國鋁工業負責人馬裏烏斯·巴德爾說:“世界末日的感覺已經解除了,但現在還沒有理由慶祝。”
對德國經濟的擔憂也有所緩解。在消費者信心指數暴跌以及對採購經理的調查顯示產量開始下降後,經濟學家曾預測,德國9月將出現衰退。現在,更廣泛的經濟似乎趨於平穩,而不是陷入衰退。
德國BV建築材料製造商協會負責人馬蒂亞斯·弗雷德裏克斯表示:“目前穩定的能源供應狀況確保了生產暫時安全。不過,我們仍不能說解困了。”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