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1月30日在第16屆“北京-東京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的視頻致辭中指出,“民間友好始終是中日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石,但目前兩國民衆感情出現反差是一個事實,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中日關係轉圜發展來之不易,特別是在東亞合作迎來新契機的背景下,中日之間的社會民意更應成爲兩國合作的推動力,而非掣肘。
根據中國外文局和日本言論NPO稍早前發佈的“中日關係輿論調查”顯示:2020年,中國受訪者對日本持“良好”印象的比例爲45.2%,與去年基本持平,而日本受訪者對中國持“良好”印象的比例僅爲10.0%,較去年有所下降。近年來,中日兩國政府互動頻繁,建立起一定的互信基礎,但從今年的民調結果來看,中日民間相互的好感度依然存在不小的赤字。
怎樣看待民調反映的中日民間好感“溫度差”?
一方面要看到,民調結果未必能完全反映現實。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時期,日本社會各界積極主動向中國捐贈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讓無數中國人爲之感動,特別是很多暖心舉動並不是來自中國人所熟知的東京、大阪、北海道,而是來自那些“隱祕的角落”——地方小城的普通社區、學校醫院等。這些“沉默的大多數”或許並未完全被民調數據涵蓋,但他們的對華友好態度是真實存在的。
另一方面,中日民間好感“溫度差”背後反映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兩國民衆獲取對方國家信息存在差異。與中國不同,日本目前還是以傳統媒體爲主,日本民衆也普遍信賴傳統媒體的報道。根據日本新聞通信調查會2018年發佈的一項統計調查顯示:日本民衆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民營電視臺(55.8%)、報紙(47.0%)、網絡(39.4%);日本民衆對作爲信息源的NHK(日本放送協會電視臺)、報紙的信賴度分別爲70.8和69.6,而對於網絡的信賴度爲49.4。而日本傳統媒體經常渲染“中國威脅論”、炒作中日敏感問題,不斷抹黑妖魔化中國,使得日本民衆的中國認知、中國觀發生了扭曲。
而在中國,新媒體、自媒體較爲發達,特別是在微博、微信以及抖音上有很多介紹日本風土人情、飲食文化、時尚潮流等方面的個人或官方賬號,這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傳統媒體對日報道不足。由於很多賬號都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通過對日本社會各個方面的介紹,不僅豐富了中國民衆對現代日本社會的瞭解與認知,而且也起到了祛魅的作用,讓人們能夠接觸瞭解一個客觀真實的日本。
鑑於中日兩國綜合國力變化導致國民心態的變化,中日民間友好或許很難回到上世紀80年代的“蜜月期”,但推動民間友好往來應成爲兩國政府、媒體共同努力的方向,並使之成爲推進中日合作、東亞合作的積極動力。近年來,在中日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重回正軌並持續改善發展,雙方達成了“互爲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化競爭爲協調”等一系列重要共識,特別是經歷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攜手抗疫後,中日兩國進一步深化了合作共識。
接下來,中日雙方有必要繼續深化推進民間友好往來,以民間友好來不斷夯實中日關係,爲中日關係的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藉助“以民促官”“官民並舉”的方式來不斷推動中日兩國朝着更加縱深領域發展。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