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是布氏鯨被發現在深圳大鵬灣海域出沒的第6天,記者隨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鹽田大隊乘船前往大鵬灣海域,看到遠處的布氏鯨多次浮出水面,張開大嘴捕食,海面上燕鷗雲集。
據瞭解,6月29日下午,大鵬新區葵涌辦事處土洋社區有市民反映稱,疑似鯨魚出現在大鵬灣海域。熟悉野生鯨魚的相關人士分析,該生物疑似布氏鯨,其有在近海活動的記錄。
隨後,深圳大亞灣海事局等部門發出通告,稱近期沙魚涌至官湖附近水域多次發現布氏鯨活動。爲保護珍稀水生哺乳動物,希望船舶航經相關水域保持安全航速,加強瞭望,謹慎駕駛,不要圍觀,不要靠近,不要投喂。並要求各休閒船舶、遊艇無特殊情況不進入鯨魚活動水域,避免對鯨魚造成不良影響。
7月4日,在廣東省深圳市大鵬灣海域拍攝的布氏鯨。日前,一頭布氏鯨出現在大鵬灣海域,此後一直在該海域逗留。經專家觀測,這是一條體長8米左右的小型布氏鯨,目前健康狀況良好。連日來,深圳市大鵬新區相關部門已加強對相關海域的監測和管理。
由於大鵬灣有一部分在香港,布氏鯨的出現也引起了香港的關注,作爲今年初在大鵬成立的深港澳海洋保護聯盟發起方之一,香港環保協會也向廣大香港市民發出倡議,共同守護這頭稀有的布氏鯨。
專家表示,布氏鯨受到驚嚇後,就會遊入海底深處。如果水面一直有船隻,它就不會浮上水面喘氣,直到窒息而亡。一連幾日,保護鯨豚志願服務者以及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下屬鹽田大隊、大鵬大隊和中國漁政船在沙魚涌至官湖海域勸離無關船隻,維護海上秩序,避免對布氏鯨造成不良影響。
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組織生態環保、海事、漁政、海警等單位展開鯨豚保護聯合巡查執法行動,加強對布氏鯨出沒海域附近的管控。
目前,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專家團隊在布氏鯨活動海域,進行科學研究觀測。
布氏鯨(學名:Balaenoptera brydei)背部深灰色,腹面黃白色,平均長度12米,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域。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