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牧之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日本陸上自衛隊正在尋求其機械化部隊的新戰法,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日本陸上力量曾經自中日甲午戰爭一直到二戰爆發,在整個遠東地區都罕逢敵手。然而直到二戰爆發,日本對土地強烈的渴望使他們直接挑釁了外蒙古地區的蘇聯紅軍,而1939年蘇軍反擊的諾門罕戰役讓整個日本陸軍見識了鋼鐵洪流的力量,也就是那時起直到當今,日本一直在探索一個真正的陸上裝甲部隊的最優搭配。
然而實際上,像日本或者英國這種島嶼國家,發展陸軍一項不是其強項。二戰爆發之時,包括正在建造的和已經服役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擁有12艘全尺寸戰列艦和25艘大中型航空母艦,海軍史上噸位最大,火炮口徑最大的“大和級”戰列艦亦爲所有,可以說只有二戰中後期全勝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纔是它真正的對手。反觀當時的日本陸軍,只有17個陸軍常備師團,這其中又只有7個是全裝甲種師團,整個陸軍戰鬥序列裝甲力量和自動火力在同期二戰參戰國中並沒有任何優勢。
二戰結束後的日本陸上自衛隊又完全承襲美軍的作戰思路,在美軍的作戰信息網絡下才可在亞洲成爲一支有一定實力的防禦力量,目前其主力裝備“90式”和“10式”主戰坦克均已有上百臺加入現役。
就在日本如今已經擁有了一定規模裝甲部隊的時刻,全球最時興的作戰理念已經悄然發生改變,信息化和機械化的戰法正在被無人機衝擊着。
不久前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的衝突讓世人見識了在無人機絕對制空的情況下,地面裝甲部隊將變得不堪一擊。
那麼在無人機領域日本又有什麼進展呢?顯然,在戰後被接管的日本已經失去了自己研製高精尖無人機領域的自主權,其戰備體系中的無人力量基本上都是美製武器體系中的一員,尖端技術由美國科技巨頭所掌握。而被日本視爲對手的中國則在無人機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國產作戰無人機已經在海外市場擁有了不錯的口碑。國產“彩虹”系列武裝無人機在海外市場早已經打開銷路,“彩虹”系列偵察打擊一體無人機所引領的無人化戰場或許將是未來戰場的主流,鋼鐵洪流的年代已經正在淡出戰場。
賭國運的侵略戰爭日本失敗了,如今日本的臥榻之旁已經有山姆大叔肆意酣睡,早已沒有自主權限的日本陸上自衛隊,其所謂的戰法革新更多的也許是美國陸軍的新戰法試驗場而已。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